-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体系构建 考点归纳总结 ■ 搭建体系 专题体系构建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返回目录 ■ 核心提炼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专题体系构建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命题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危害 例1 [2015·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 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 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 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解析] 此次地震人员伤亡重大的原因可从震级、地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系数以及次生灾害方面回答。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例2 [2015·全国卷Ⅰ] 图13-1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3-2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图13-1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回答。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 考点透析 1.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地震灾害 ①世界主要地震带及其产生原因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②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①泥石流的产生机制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②滑坡的产生机制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③滑坡、泥石流成因的共性特征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水文、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1)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如下表: 考点归纳总结 类型 洪水 涝渍 成因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 形成条件 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 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归纳总结 类型 洪水 涝渍 多发区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危害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工厂正常生产;影响交通;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干旱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分布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3)台风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危害 考点归纳总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考点归纳总结 类型 分布和灾情特点 地 质 灾 害 地震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震多发区;虽然地震西多东少,但东部地区由于人口、建筑物、城市密集,灾害损失大于西部地区的 滑坡、泥 石流 我国山区面积广,部分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7 超重与失重.ppt
- 【汽车运用工程-许洪国】8-4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ppt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 第二部分 专题梳理 专题四 历史小短文命题分析与示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沪科版初中物理】2017年九年级物理:14.2《让电灯发光》ppt教学精品课件.ppt
- 【步步高】2014届高中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ppt
-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新人教版.ppt
- 【物理】2.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二)》课件(新人教选修3-1).ppt
- 【第八章 螺纹、齿轮、常用标准件及其连接的表达方法】.ppt
- 【电力工程】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doc
- 【策风出品】2011龙湖地产企业薪酬体系研究报告.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