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绣在马尾丝中的艺术贵州三都水族背扇服饰文化浅说
绣在马尾丝中的艺术——贵州三都水族背扇服饰文化浅说
—一第25卷第1期?2011年3月■●贵州大学?艺术版J0URNAL0FGUIZHOUUNIVERSITY-ArtEditiOn—Vo1.25No.1Mar.2011
绣在马尾丝中的艺术
贵州三都水族背扇服饰文化浅说
张超,朱晓君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从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背扇服饰的特征以及马尾绣背扇织绣纹样的”形”与”意”两个方面,以马尾绣背扇心的主体织绣纹样
蝴蝶纹为例,探索水族背扇服饰所折射出的水族少数民族对神奇大自然的崇拜和敬仰以及他们”观物取象”的美学思想.表明了
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将传奇故事中的”蝴蝶”美纹,运用变形,夸张,概括的抽象艺术表现手法,对其进行意象美化.从”形似”到
“神似”,充分展示了水族先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文化思想及精神内涵在背扇服饰文化中得到极致的发挥.
关键词:马尾绣;背扇;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11)01-0078—04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是一个民族
显着的对外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和
~
个民族特征的体现,它来源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
化.一个民族的服饰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社
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观念,
婚姻道德,宗教信仰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等
很多方面因素有着紧密联系,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智
慧和汗水.它向人们展现着一个民族绚丽多彩的物
质文化生活和古老的历史文明.
说到水族的服饰,人们头脑中便会闪现出水族
孩子身上那银光闪闪,浮雕感极强的水族刺绣马尾
绣背扇.背扇是用以背负孩子的”襁褓”,俗称”背
带”.是有孩子的水族劳动妇女的必备服饰.背扇也
是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的重要生活用品.无论家境贫
富,对她们后代的昌盛繁衍,都怀有炽热迫切的向
往和无限美好的期盼.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的手工背
扇艺术,原本密切地连系着她们自身的生活和命运.
凝结着她们的智慧和心血.1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
蕴和象征意义,承载着水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体现着水族人民的历史观,艺术观和审美价值观.
收稿日期:2011一O1—15
基金项目:2009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09ZXO13];2010年贵州大学人文社科校级青年项目[项目编号:GD.
WQ2O10040].
作者简介:张超(1978一),男,甘肃民勤人,汉族,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78
第1期■——●张超朱晓君■——●
一
,古老美丽的水族
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县的水利,水尧,永康3个
水族乡,独山县的本寨,甲定,翁台3个水族乡,都
匀市的基场,阳和,奉和3个水族乡;黔东南苗族侗
族自治州榕江县的三江,仁里,定威,兴华,水尾5
个水族乡及塔石瑶族水族乡,雷山县的达地水族乡,
黎平县的雷洞瑶族水族乡;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
乡.此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宜州,融水,
环江,都安,来宾,河池等地也有分布.
学者们认为:水族可能是从”骆越”的一支发
展而来.据史料记载,水族在唐代已形成具有共同
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及心理素质的
一
种相对独立的民族.在水族的发展中也同样融合
的其他民族成分.随着历史的演进,水族大本营由
今广西环江一带迁至今贵州境内,主要聚居于目前
贵州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
独山县.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黔南州水族
有30.4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03%.
另外,水族有着自已的语言和文字,水语属汉
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的文字,汉族则称
之为水文或者是水书.它是一种象形文字,由最开
始图形,实物记事而形成的表意符号阶段发展到表
音符号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时期而逐渐形
成的.水书中的文字形状奇特,古拙简朴,给人有
一
种神秘之感.而且,部分文字似汉字的反写或者
倒写,因此,又称之为”反书”.除此之外,水族少
数民族还有自已独特的建筑,节日,歌舞,剪纸,
印染,雕刻和服饰等等历史文化载体.
二,贵州三都水族刺绣
马尾绣背扇及其特征
水族是既有语言又有文字的一个主要聚居在贵
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在水族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于水族妇女所创造的刺绣
艺术——马尾绣.马尾绣是水族先民最古老,最具
特点而最负盛名的一种传统刺绣手工艺,它的突出
特点是不用提前准备所绣图案作底样,只靠刺绣者
的经验,用精心制作好的马尾丝线在要绣的孩子背
绣在马尾丝中的艺术●■—■
扇上制作图案纹样.马尾绣的制作工序繁琐复杂,
共需52道工序.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两三根准备好
的马尾丝合股后用白色丝线缠裹后成马尾线,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