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生优先是最大标杆”.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生优先是最大标杆”

“民生优先是最大标杆”   “我学会了从灾区人民的身上吸取力量,从而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带领班子成员和全市人民,去赢得胜利。”   ――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      领导班子?绵竹   “民生优先是最大的标杆”   □ 本刊记者邓灼实习记者张微微本刊特约记者周玲      4月,我们又一次走进绵竹。   山上繁花点点,田间麦苗青青,绵竹年画映衬着川西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田园画卷。   处处彩旗猎猎,时时机器轰鸣,恢复重建的战场上,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和着辛勤的汗水构成了春天最美的图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是如何绘制的吧。      “应对非常之时,精神必须非常振奋”       一进绵竹,“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标语随处可见。   这是绵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时期“绵竹精神”,凭着这种一脉相传的精神,坚强与奋起,成为震后重建路上,每个绵竹人的关键词。   地震中绵竹遭受重创,人员伤亡惨重,城乡房屋、基础设施、工矿企业全面受损,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多亿元。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千头万绪,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但如何从中寻找到最关键的突破点,是检验灾区县委班子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应对非常之时,精神必须非常振奋。”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一语道破关键所在。   2009年初,兰开驰到任绵竹市委书记后,为对全市整个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与班子成员在20多天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市21个镇乡,40多个部门,上百家厂矿企业和数十个社区、行政村。   事隔一年多了,说起当时的情景,兰开驰依然很激动。“一次,我到一户农户家里走访,这个家庭在地震中去了三位亲人。当我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说,现在一切都挺好的,如果要说要求嘛,那就是想尽快搬回到山里去,我家里还有那么多的银杏树没人照看。以后山里路弄通了,欢迎你们到我们家作客。主人热情地向我们发出了邀请,这让我更加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我学会了从灾区人民的身上吸取力量,从而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带领班子成员和全市人民去赢得胜利。”   2009的春天,市委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一场思想大讨论,提出“绵竹现在该怎么办,今后该如何走”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提炼出“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新时期“绵竹精神”。   “把全市人民的奋斗激情调动起来,凝聚精气神,达到思想合心、措施合力、步骤合拍。在各项工作中形成以大局为重,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干的局面。工作讲力度,措施比劲道,奋力赶超,力争上游。”兰开驰这样诠释新时期“绵竹精神”在此关键时期所须发挥的效用。      住房重建,“民生优先”是最大的标杆      4月13日一大早,在绵竹市政府,记者巧遇一群前来送匾的老百姓。他们来自东北镇天齐村,老老少少将一块写有“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市委、好政府”的牌匾送到市委书记兰开驰、市长任钊手中。政府大院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村党支部书记乔天贵告诉记者,绵竹重建搞得好,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我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队伍中,有一位年过七旬、有着56年党龄的老人,她叫赵清秀。在送牌匾现场,她难掩内心的激动,当场唱起了赞歌,尽管因为老人上了年纪,我们听不清楚她所唱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老人的心情。   牌匾的背后体现出了“带着真情推重建,做好重建为人民”的理念与实践。   “绵竹震后农房重建12.4万户,城镇住房维修加固3.34万户,还需1.8万余套的安居房、廉租房,是灾区住房重建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绵竹重建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组数字,折射的是绵竹住房重建的巨大压力。   灾后重建,以民为本,住房重建是第一位的大事。百废待兴的绵竹找准了切入口,将民生放在首位,把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主体积极性作为破解难题的良方。   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在农房重建、城市安居房、安置房、廉租房建设上,市委都提出了硬性要求,“没有完成任务的,领导干部就地‘摘帽子’”。   硬办法取得了好效果,住房重建交上了漂亮答卷――   地处绵竹南大门的孝德镇大乘村63户农民聚居点,不到90天基本完成一个农民聚居点建设,堪称绵竹启动农房重建以来的“闪电速度”。再放眼整个村庄,一排排川西民居风格的农房拔地而起,农房建设与年画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新农村风貌渐成雏形。   同样受灾严重的绵竹老城区,仅有8%的房屋基本完好,这里曾被外界形象地称为“没有倒下的废墟”。面对浩大的工程,按照“尊重科学、突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科学选址,坚持合理定位、科学发展”的新城规划原则,在江苏援建方的帮助下,绵竹迅速全面铺开了城镇居民房屋建设和维修加固,去年年底全面完工并交付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