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个农民千里救援
10个农民千里救援
一辆农用三轮车,3000公里行程,20天的“支前行动”,10颗热忱的心#8943;#894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东皂湖村10位农民赶赴四川抗震救灾的义举传为佳话。
5月13日,刘中明等几个山东莒县村民在看电视,四川地震的消息一下子让他们震惊了,于是,他们立即拿出地图,用一根红线比划着山东莒县到四川成都的距离,然后根据比例简单地换算成公里,当即拍板:到四川去救人!
14日凌晨,他们一行10人,开着农用三轮车上路了。
没想到,这一走就是3000公里。为了尽快赶到四川救人,他们规定,除了加油一律不得停车。3个人轮流驾驶,7个人坐在拥挤狭窄的车厢里,颠簸4天3夜#8943;#8943;
这些普通的农民最近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对象,被称为“最牛的救援队”,因为他们用自己纯朴和真挚的侠义精神演绎出了人间大爱,续写了新时期的山东精神。
到四川救人去
5月12日晚,刘中明打开电视机,顿时泪流满面。
“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四川会发生那样大的地震!从电视上看到四川灾区的情况,大家都流了泪。我们是农民,没有钱,但我们有的是力气,就想赶快到灾区去救人!”农民救援队队长刘中明说。
“我吃完饭我出来转转,遇到他们在给农用三轮车扎篷子。知道要到灾区救人,我也想去。”年龄最小的刘守欣,怕家里人不同意,没跟家人打招呼,撇下妻子和刚刚3个多月大的孩子,就上了车。
刘中亭既是农民志愿队的一员,又是农用三轮车的主人。农用三轮车那是他家最值钱的家当和经济来源。
他们凑了3000元钱。购置了38箱矿泉水、50箱方便面和50公斤山东煎饼后,剩下的钱仅仅能够维持路上的加油费用。
出发前,他们给车盖上了厚厚的蓝色油布,里面放上被褥和食品。车厢很小,宽2米,长3米,他们称是自制“卧铺车”。刘中明还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在一块红布上写下了“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几个大字,贴在车身上。
在东皂湖村,本来打算与10位农民志愿者一同去支援四川灾区的还有刘光军等人。由于农用三轮车坐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只好留在家里。但是他们承???起了10位农民志愿者家中的农活#8943;#8943;
这10位农民为:刘中明、刘光波、刘中富、刘中亭、刘中彩、刘守华、刘守秋、刘守欣、刘守贵、刘光瑞。
4天3夜的跨越
到四川怎么走?
10位农民都不清楚。临行时,他们大致测算了一下莒县到四川的距离。刘中明拿出一根线,一端固定在山东莒县,一端固定在四川成都。“25厘米。一厘米表示60公里,一共1500公里。不算远,走!”
但事实远没有那样简单。农用三轮车一路颠簸到了西安,仅在西安城就转了3个小时,好不容易找到了高速公路入口处。但三轮车不允许上高速公路。10位农民志愿者一下子着了急。
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去灾区救人的急迫心情,就告诉了他们秦岭西线的行进路线。虽然这条路要比其他道路远500公里,但毕竟能走。他们立刻奔上了秦岭西线。
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悬崖,10位农民从未走过这样的道路。刘中明说:“晚上的时候,看不到悬崖有多深,感觉还好一些。到了白天,大家小心翼翼,唯恐掉下去。”
在盘山路上,刹车片一次次面临着失灵的危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下车,给刹车片浇水降温。就这样,他们日夜兼程,走了4天3夜,终于到达了绵阳灾区。
搭建300多顶帐篷
到达灾区后,10位农民志愿者一直留在安县黄土镇救助站。北川灾区的群众大部分被安置在这里。震后下起了雨,搭建帐篷成为救助站首要的问题。
10位农民从未见过帐篷,更不知道帐篷该怎样搭起来。“开始时,我们10个人一起上阵,找了一张图纸比照着,搭了拆,拆了再搭,一顶帐篷足足搭了40分钟”,刘守欣介绍说,“后来,大家学会了,速度就快了,一顶帐篷用八九分钟就搭起来了。”
仅仅2天时间,他们就搭好了200多顶帐篷,一顶顶蓝色的帐篷连在一起,救助站成了形。接着,他们在帐篷里铺砖、铺水管,建厕所,一刻也没有闲着。
第一批入住的群众中,许多失去了亲人,情绪低落,经常一天到晚坐在帐篷里发呆。10位农民在忙碌之余,常常过去陪伴伤痛者。“有时,我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默默地陪他们坐一会儿。”
他们把所带的物资全部捐给了灾区群众,自己只吃带的山东煎饼。四川温度较高,天又潮湿,煎饼很快发霉,他们只能干吃救助站提供的方便面、喝矿泉水。
尽管10位农民志愿者搭建起的300多顶帐篷,在救助站汇成一片蓝色的帐篷海洋,足以容纳3000多人,但他们自己却仍旧住在狭窄的农用三轮车上。在完成黄土镇救助站的工作任务后,他们又紧张地投入到北川永安镇安置点,搭帐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