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0份请柬背后故事
140份请柬背后故事
一个年届五旬的普通社区民警,3年间收到过辖区群众送来的140多份请柬。谈起这些请柬,他有喜有忧。喜的是群众把他当亲戚,每逢喜事都忘不了请他:忧的是每当工资不能如数交到妻子手里时,总要被妻子“骂”成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被儿子责怪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社区居民提到他,都会说他是一个好邻居、好警察、“活雷锋”。
他叫王德华,是自贡市唯一一个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警务室的社区民警。从部队转业进入派出所当警察23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在社区与居民打交道、交朋友,他每天走在辖区小巷里,走进百姓家里面,做着让群众暖心窝的平凡事。虽然没有经历枪林弹雨,没有破获重案要案,但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小事都深得辖区百姓好评。为此,群众家里只要有喝酒的喜事,都要给他送来请柬或发来邀请的手机短信。
“能帮群众做点事是我的福分”
2004年2月28日,从派出所所长岗位上“退居二线”的王德华走进了基层“第一线”一贡井区老城区与农村结合部的老街子社区当社区民警。老街子社区是一个“棚户区”,虽然只有32个居民小组、850多户、5000多人口,但失业人员多、低保人员多、各种纠纷多、治安情况复杂、刑事案件发案率高……王德华来之前的一年时间里,社区警务室就因工作较被动接连换了3位民警。正当派出所领导为这事头疼的时候,王德华主动提出到老街子社区工作,“我当过兵、下过乡,从懂事以来就和群众打交道。不改变老街子的治安状况,愧对这身警服!”王德华话语朴实、坚定。
走进社区的第一天,70多岁的老治保主任何银章大爷拉住他的手说:“王警官,你在我们社区干得长吗?千万别干一两个月就走了呀!”从这位老党员的眼里,王德华看到了社区群众的需要,他坚定地回答:“大爷您放心,能帮群众做点事是我的福分。既然来了,我就不打算走了。”
王德华进入角色很快,这里面有他的“绝招”。他除了喜欢跟群众“打堆堆”,还喜欢动脑筋。刚到社区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他满面春风地走进辖区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一边跟群众交朋友、攀亲戚、帮困助贫,一边深入调查治安隐患,了解群众诉求、需要和对治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不久,一份《“五勤四管三及时”工作法》便贴在了警务室的墙上。这个工作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勤走访、勤问候、勤记录、勤检查、勤分析,管人口、管场所、管治安、管防范,及时摸清情况、及时整治治安、及时调解纠纷。王德华通过自己创立的这套工作法,协助社区建立了低保人员、党员、离退休人员参加的义务治安巡逻队、守楼护院队,在社区开设每周一课的法律法规、防范知识讲座和遵纪守法教育。渐渐地,他走进了群众的心中。
2005年春节,王德华在入户调查中了解到,20岁的劳教释放人员王某因找不到工作闲在家中,生活没有着落,便联系了一所职业技校让王某去学习,并帮助王某筹集了部分学费。如今,王某已在成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2006年夏天,王德华了解到4组居民邓某患有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症,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便在帮助他申请低保补助的同时,协调社区腾出一间房子给邓某开了一间茶铺,并免收茶铺的管理费。此外,王德华还拿出100元钱为邓某买来桌椅。
老街子社区老房子多,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化的电线极易发生短路造成火灾。为消除隐患,王德华多次找区房管局、电力公司反映情况,争取了10多万元钱。很快,河街子90多户人家的供电线路更换一新,连原来没有的路灯都安上了,不仅火灾隐患得到了消除,群众夜间行路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看到双方握手言和,我就为他们高兴”
调解矛盾纠纷,是王德华一项少不了的工作。他管的社区虽不算大,但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情况比较复杂,邻里间因鸡毛蒜皮吵架斗嘴甚至发生抓扯的事不少。而一旦发生纠纷,群众都要说“找王警官来评评理”。
社区天池路四组余、刘两户居民发生纠纷拳脚相向,王德华赶到后,双方都说“让王警官来评评理”。王德华先让双方分别陈述自己的理在哪里、错在哪里,两家人在自我批评中不知不觉都向对方赔了不是,干戈终于化为玉帛。
老街子七组宋华、朱代秋两家同住一条巷子,宋家人出入必须经朱家门口,而朱家在过道上摆了一些花盆,影响朱家过往,于是两家发生吵架、抓扯,矛盾多年没有解决。王德华到社区工作后,先后4次分别登门拜访,讲明道理和有关法律,最后两家人都说“王警官怎么说就怎么办”,于是,多年的矛盾在王德华的调解下,两家人思想通了,过道也通了。
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王德华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爱融人。几年来,他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00余起,纠纷调解率达100%。社区无一件民事转刑事案件发生。
“社区民警虽然穿着威严的警服,但不是官老爷,而是个‘摆摊摊’的,这个摊摊就是能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