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0年老张理财经.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年老张理财经

30年老张理财经   Lao Zhangs Financing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30 Years          30年前,百姓有了闲钱,首选是存入银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百姓的闲钱有了第二个出路:购买国债。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强,普通市民逐渐有了理财意识,股票、基金、外汇慢慢代替了储蓄存款,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也使得百姓“小金库”发生了变化。      “无敌臭豆腐”是张爱国的网名,现年50岁的他开了一间小卖部,由于时间充裕,他买了台电脑每天在网上买卖股票。作为一支股票交流群的群主,网络上的他显得相当活跃。提及投资理财,老张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前,多数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那个时候从没有人谈理财,也没有人知道理财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投资理财的速度增快,方式也增加了不少,这使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逐步有了从投资理财中获益的投资理念。”      存入银行      1977年,19岁的张爱国作为知青下乡返城后进入了青岛市一家交通部直属企业当上了一名筑港工人。因属大型国企,又是建筑行业,虽然工作辛苦且经常外出流动作业,但工资待遇加外出补贴每月收入也有46元,这在当时已经属于高工资。每月40多元的收入比他在老家供销社当会计的哥哥收入高多了,哥哥那年月收入才10元。因为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所以张爱国不需要负担家里的生活费用。每个月除去日用花销,余下的钱他都存入了银行。张爱国是个比较善于研究的人,只要有钱,不管多少,几十元就存活期,攒到100元或者200元时就全部取出来换成定期,而且定期的时间尽量长。那个年代,人们手里余钱很少,银行的储蓄利率也非常低,大概只有一两个点,而且多以活期为主。   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挂牌,中国银行业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982年底,张爱国结婚,当时住在单位分的团结房里,随便买了几件家具,也没有摆酒席请客,基本没怎么花钱,这就节省下来一笔不小的费用。张爱国结婚后第三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为骨干的银行体系组建完毕。当时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很多人手里都有了闲钱,但投资渠道有限,储蓄??然是大部分家庭的首选。      购买国债      在居民首选将钱存入银行的时候,一种新的理财方式同时高调亮相。1980年,为了弥补1979年和1980年的财政赤字,中央政府开始筹划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搞建设”。1981年,中国首次发行国库券,总金额40亿元,10年还本付息,年息4厘,自发行第6年起分5年作5次偿还本金,要求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当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老张回忆,当时人们对国库券不感兴趣,一是手里的余钱不多,再就是国库券买了不能用,利率也不高。但当时,每个单位都有购买国库券的任务,以此来支援国家建设。张爱国所在的企业往往会带头认购,每个干部都要买。认购的钱直接从工资中扣掉,有时是20元,有时是30元。干部级别越高,买得越多。普通职工不强制购买,但因为关系到觉悟高低的问题,有时家境不宽裕的职工,为了不丢面子,借钱也要买一些。   1988年,国家批准在部分城市进行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的试点,可以流通的国债变成了可以赚钱的有价证券。这个时候,老张开始主动购买国库券,手里余钱多了,加上国库券利率明显比存银行高,还能流通。国库券由此开始成为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渠道。      张爱国很快就尝到了甜头。他花1000元购买了3年期的地方债券,年息9%,每年年底结息,两年后开始偿还本金。两年后,他净赚近400元。同一时间,国债的发行突飞猛进。这期间,张爱国的工资翻了番,住房也由团结户升级为单元户。   1994年,国债发行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到了1996年,记账式国库券诞生,国债发行逐步走向了无纸化,过去要用麻袋来装的“实物券”逐渐退出了国债市场。      进军股市      张爱国将购买国债作为一个理财渠道不久,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逐渐为城市居民所知。1993年,老张所在单位的许多年轻人都在讨论这个新生事物。“当时大家都觉得挺新鲜的,我就想试试。”老张回忆说。   当时炒股的人很少但开户很难,并对入市资金有着严格的规定,老张费尽周折,终于开了户。大连商场――老张购买的第一只股票,当时投入了3000元,由于当时的股票稀缺,可以T+0操作,不几天就赚了200元。这是张爱国在股市上挖到的第一桶金,他着实尝到了甜头。随后他又购买了飞乐音响。由于当时买股票很不方便,距离他所在单位最近的一个证券交易所网点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所以老张托人办了个电话委托交易,虽然多了点额外费用,但是节省了时间,此后张爱国便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