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腿农民站立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无腿农民站立人生

一个无腿农民站立人生   30多年前,他因一场意外事故而下肢瘫痪,一个本来身强体壮的汉子,从此靠两个小木凳,顽强着人生的自强自立――      今年2月10日,新春后的第一缕阳光,为人们带来一丝暖意。   朱碧祥坐在矮凳上。   屋外,落光了叶子的栾树上,还挂着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地边,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远方的山顶,还是白茫茫一片。   瑞雪兆丰年。朱碧祥静静地想着。   望着眼前这一切,对新年,他的眼里充满了希冀。      ■ “那头牲口,让我失去了双腿”      33岁时,朱碧祥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   朱碧祥是云阳县高阳镇鹿头村二组人,他今年65岁了。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那头牲口让我失去了双腿。”谈起自己在板凳上度过的几十年,老朱的语气很平静。   但目光里的那种坚毅,令人震撼。   那是32年前,9月的一天,老朱像往常一样枷着村里的大水牯牛犁冬水田。   那头牛高大肥壮,力气在全村所有耕牛中是最大的,但由于性子烈,喜欢乱发脾气,经常伤人,一般村民驾驭不了它。   老朱是村里劳动的一把好手,别人做不来的事,他敢去做。   为了降伏这头牛,他没少花功夫,每次收工回家,他总要顺便给这头牛捞把草带去,有事无事去牛圈看看,把牛牵出去遛遛,培养和牛的感情。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老朱终于把这头犟牛训得服服帖帖。   但人有旦夕祸福,那天,他犁完田牵着牛走在田坎上,突然,脚一滑,摔了一跤,牛受了惊吓,还没有等他爬起来,就兽性大发,亮出两个坚硬的角朝他一阵乱顶……   等乡亲们手持木棒将牛赶开时,老朱已被大水牛顶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他被乡亲们七手八脚送到县医院,经过长时间治疗,性命是捡回了,但由于伤及坐骨神经,从此,落了个下肢瘫痪。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女儿也才两岁。   他的倒下,无疑让这个家失去了依靠。   村里考虑到老朱是因工致残,对他家进行了特殊照顾,每年分粮时,他家按人口平均分配。   尽管如此,老朱突然由一个勤劳的壮劳力变成了什么都做不了的残疾人,吃、喝、拉、撒全要人伺候,角色的转变,让他一下子难以接受。他成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说,对家人乱发脾气,摔东西。   他特别怕乡邻朋友来看他、安慰他,他觉得那是对他的怜悯,他不能接受。      ■ “为了家人,我要坚强地站起来”      “只有勤劳,才能弥补身体的缺陷。为了家人,我要坚强地站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思索,老朱坚强了心态。   不能走,就练习爬。他小心翼翼地匍匐,胸前的衣服紧贴在地面上,两手用力向前。   由于反复练习,家里的泥巴地面,没几天就被拖出了一道很深的沟,衣裤磨破了,腿上磨出了一个个蚕豆大的血泡。   妻子看他这样,心疼极了,劝他放弃。   但老朱强忍着钻心的疼痛,没有言语,他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为了保护裤子,他用稻草扎成草垫,拴在屁股上,但一个草垫用不了几天,还不能出远门,遇见沟坎和雨天还不能用。   一天晚上,他坐在家里的小凳上吃饭,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一下把他摔醒了。他望着侧翻的小木凳,想,我为什么不能用它做自己的腿走路呢?   于是,他自己动手,做了两根很小的木凳,试着用它当腿“走路”。   “我终于又能走路了!”他高兴地大声叫了起来。   妻子听见叫声,马上跑出来,看见老朱用两手撑在小木凳上,在坝子里慢慢“行走”。   “起初,手臂麻木、酸痛,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但时间长了,手上的茧多了,也就习惯了。”朱碧祥说。   为了让小木凳更耐磨,老朱就给小木凳的4个脚套上钢箍,并用铁丝将4个脚连在一起。   就这样,两根小凳成了他的“双腿”。   从那时起至今,朱碧祥已用坏了10对小木凳。      ■ “别人能干的事情,我也能干成、干好”      不断行走的练习常常是枯燥的、痛苦的。   但艰辛付出给他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爬行的喜悦,更多的是让他看到了希望,使他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别人能干的事情,我也能干成、干好。”   “我要自食其力,绝不做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老朱经常这样告诫自己。   勉强能“行走”了,他就闲不住了,到处找活干。   开始是在家帮妻子做家务活。   看见妻子在地里一天忙到黑,他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悄悄地开始给自己准备劳动工具,想去地里帮妻子一把。   老朱的家在一个小山坡上,而田地要么在山上,要么在山下,最远的离家有近700米。   由于上下坡,每次从家到地里要“走”一个多小时。   农忙时节,为了省时间,他叫妻子在地里搭个棚子,他就住在地里,白天干活,晚上就在棚子里睡。   “我一年在坡上睡觉的时间,有两三个月。”朱碧祥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