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记者正义揭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美国记者正义揭证

一个美国记者正义揭证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当口,华北、华东和华南的诸多省份,除了兵燹肆虐,又迭遭旱、涝、虫、雹之灾。其中,河南的灾情尤烈。全省110个县,田地绝收,饿殍盈野,而国民党政府却依旧征粮课税(军粮及实物税),竭泽而渔,千百万灾民挣扎在“饥馑死亡的地狱”。转年,灾荒愈加严重,骇人的消息不断传至陪都,最高当局仍讳莫如深。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出该报记者发自河南叶县的长篇通讯《豫灾实录》;翌日,又发表总编辑王芸生撰写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斯录斯评,第一次将中原大灾的真相公开在了世人面前。蒋介石闻悉暴跳如雷。当晚,《大公报》即被国民政府军委会勒令停刊三天,“以示惩戒”。陈布雷(蒋介石待从室二处主任兼军委会副秘书长)私下给王芸生透风:“委员长根本就不相信河南有灾,说下面虚报灾情。什么‘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嗷嗷待哺’等等,委员长统统骂是谎报滥调,并且严令河南的‘征实’不得缓免……”   一张中国舆论界最负声望的独立报纸,居然因为披露了灾荒而获重罪,这一事件,犹如“芒刺一样”,刺激了时聚山城的外国记者们的神经。28岁的白修德立马决定前往河南,他要到那片黄土地上去亲眼看一看灾情的究竟。白修德,英文名西奥多?H?怀特(Theodore?H?White),1915年5月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区的一个律师家庭,1986年5月病逝于纽约,生前曾荣膺普利策新闻奖。由于早岁失怙,家境穷窘,白修德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穿街走巷的卖报声中度过的;后来,他凭着颖悟刻苦,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专攻中国史政,成为“中国通”费正清教授的得意高足。1939年4月,白修德刚从哈佛毕业,便被美国《时代》周刊聘为特派员,来到重庆采访中国的抗战新闻,不久,晋任该杂志驻远东的首席记者。作为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西方自由主义者,白修德在其发回美国的大量的“中国通讯”里,虽然不无某些偏执抑或误解之处,但总的来说,还是做了鲜明的、诚实的、准确的叙述,经得住事实的检验,显示了他优秀的洞察力。而此刻,白修德则把自己的目光,敏锐地投向了惨云笼罩的华北灾区。临启程,??多年的同胞笔友、伦敦《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也慨然拾掇行装,与之偕往。   数天以后,1943年2月上旬的一个寒峭的黎明,白修德和福尔曼经由宝鸡、西安,抵达了他们“中原之旅”的第一站:潼关。这里,是陇海铁路贯通豫、陕两省的要隘,也是河南罹灾以来,大批难民西徙逃荒的主出口。在火车站台上,借着熹微的晨光,白修德发现,车站周围几里之内,黑压压地,全露宿着逃难的农民。他们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正等着爬上下一列路过的火车,以图能够快一点逃离河南,逃到兴许有食物的地方去。人群中,四处弥漫着呛鼻的汗臭、尿味,一个个身影在朔风里瑟瑟发抖,婴儿啼号,妇女啜泣,每一张萎缩的脸孔上,那眼睛活像是两道暗黑的伤口。待到天色逐渐透亮,白修德才看清了:原来,铁道两侧的平原上草木枯凋,荒凉得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只见灰蒙蒙的云幕下,离乡背井的农民成群结队,仿佛一拨又一拨长串念珠似的,无穷无尽地从地平线那边冒出来,满布在田间的小路上,悲愁和霜雪已经将这些人冻结成了缄口无言的一群。他们或者无力攀爬火车,或者根本就等不及爬火车,于是,像牲口一样,机械地移动双脚,步履仓促地顺着铁道往西,往西。独轮车载着他们一家一户的全部家当,当爹的推着,做娘的拽着,缠足的老太婆跌跌撞撞地跟着,孩子们泪痕满面地拖挪在后头。有的小孩象老人一样撑着拐棍,有些似乎是梦游病者。凄厉的冷风从荒野上追过来,扬起冲天的尘土,把难民们裹卷着带向望不到尽头的远方。据说,这种逃荒的人流,自入冬始,已经至少持续了多半个月,可难民还在潮水般不断涌来……   为了防避黄河北岸的日军炮袭,跌路方面特地用手摇巡道车将白、福二人由潼关送到洛阳(时为河南省会),而后,他们换乘卡车,复又骑马,前去郑州。在沿途数百公里的铁道线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一具具血肉模糊的肢体,横陈于路轨旁边。那都是逃荒者的尸骸:有些是在穿越日军火力封锁的危险地段时,被炮弹炸死的;有些是因为爬挤在列车的车厢顶上,身体冻僵了摔下来,掉到车轮底下被碾死的。白修德瞧见一个小腿被轧断的难民,趴在铁轨边不停地喊叫,他的腿骨像一节白色的玉米杆那样戳在外面;还有一个人臀部被轧得稀烂,已经奄奄一息了。白修德们路过的所有市镇,无不冷清萧索,街道上除了没有人管的粪土堆,就是一伙伙神色绝望、摊开了双手祈求着:“可怜,可怜!”的乞丐。这些瘦得像鬼一样的人,他们的声音已经退化为只管要求食物的哀啼。而村庄里十室九空的荒颓景象,更是令人恐怖。逃荒的人去屋空,家家死寂,即使偶尔听到一声婴孩的哭声,也是咽气前的抽噎。村路上,随处躺着饿死者的躯体,挖着坟冢的野狗,把人的尸首扒拉出来撕啃。白修德看见一些饥民用镰刀、菜刀剥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