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医学专业化与规范化思考_86_修改后.pptVIP

眩晕医学专业化与规范化思考_86_修改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医学专业化与规范化思考_86_修改后

眩晕医学专业化与规范化思考 一、国内外现状 二、分科论治 学科分治 三、眩晕诊断思路 ——眩晕诊断流程 四、眩晕治则 ——三个治疗原则 五、眩晕诊治现代理念思考 眩晕 眩晕(Vertigo):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由于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系统不同部位的损伤,导致其功能下降、过强或两侧失对称,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的客观不存在而主观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漂浮、升降感的运动性幻觉,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 Vertigo 眩晕 Blurriness 头昏 Dizziness 头晕 Syncopy 晕厥 Drop attack 猝倒 Disequilibrium 不平衡 Presyncope 晕厥前失衡 与眩晕相关的概念 1、失衡 不稳或不安全感,无旋转,站立和行走困难 2、头重脚轻 头或环境有“游泳”、漂浮、晕或摇摆感 3、晕厥前 一过性、马上要上去知觉、晕倒的感觉 Drachman DA,Hart CW. An approach to the dizzy patient. Neurology,1972, 22: 323–334 眩晕为仅次于发热和头痛等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解剖、生理、病理特殊,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 医生对眩晕类疾病认识不足,诊断模糊,常易误查、误诊、误治; 眩晕患者就诊方向不明,分散到多个学科如:急诊科、神经内科、耳鼻喉 科、骨科、心血管内科、针灸推拿科等。 眩晕诊治的国内外现状 Thomas Lempert: When a patient states “I am dizzy”, most doctors feel somewhat uneasy , foreseeing lengthy investigations which lead to neither a specific diagnosis nor a cure. 眩晕的发生涉及内耳前庭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机制复杂: 神经疾病 前庭疾病 血压变化 脑肿瘤 焦虑抑郁 其他 … 100余种疾病 眩晕的发病情况 患病率 4.9% 发病率 1.4% 周围性最多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约占所有眩晕症的1/3 解剖关系-----平衡三联 分科论治 学科分治 眩晕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 居医院门诊第二位,继头痛后主诉最多症状, 神经内科 15% 耳鼻喉科 15% 骨科门诊 15% 老年门诊 〉50% 国外学者报道眩晕占老年门诊的81%~9l% 神经科 眩晕是神经内科疾病常见症状,实践中将脑干、小脑神经核以及核上性病变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多伴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体征,大部分中枢性眩晕的病灶位于后颅窝。 病因 血管源性 PCI 小脑或脑干卒中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肿瘤 脑干或小脑感染 多发性硬化 颅颈交界区畸形 药物源性 其他少见疾病 偏头痛性眩晕 颅脑外伤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和现状 70年代后,明确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即不再使用。 1990年,美国卒中分类中已将VBI等同于后循环TIA,国际疾病分类中也不再使用VBI 2000年, Caplan建议统称后循环缺血(PCI) 我国仍将之定义为非缺血又非正常的状态 1998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和2004年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附录 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号召不再使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