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是新庄矿1.20Mt/a新井设计。全篇共分为十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与运输、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新庄矿位于豫、皖两省交接的永城市东部。井田东部及北部以人为边界与安徽皖北矿务局刘桥二矿分界,西以王庄断层(F21)与葛店煤矿广大区毗邻,南至煤层露头线,南北长约6.9Km东西宽约3.2Km,面积约22.1 Km2。矿区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二2煤层为可采煤层,厚度为4.5m,平均倾角为6°。矿井正常涌水量300m3/h。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性,并且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新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Mt/a,服务年限为63.3a。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矿井的采煤方法主要为倾斜长壁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开采。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两水平开拓。
矿井布置一个工作面生产,一个工作面备用,年生产能力为1.20Mt/a。工作面长度为228m。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运煤,大巷辅助运输采用采用卡轨车运输材料和矸石。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通风方式,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采用混合式通风。
专题部分主要介绍的是新庄矿井防治水的过程研究。
目 录
一般设计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
1.1 矿区概述………………………………………………………………1
1.2 井田地质特征……………………………………………………………3
1.3 煤层特征………………………………………………………………10
2 井田境界和储量……………………………………………………………13
2.1 井田境界…………………………………………………………………13
2.2 矿井工业储量……………………………………………………………14
2.3 矿井可采储量………………??…………………………………………16
3 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21
3.1 矿井工作制度……………………………………………………………21
3.2 矿井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21
4 井田开拓……………………………………………………………………24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24
4.2 矿井基本巷道…………………………………………………………36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48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48
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49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53
5.4带区主要洞室……………………………………………………54
6 采煤方法……………………………………………………………………56
6.1 采煤工艺方式……………………………………………………………56
6.2 回采巷道布置…………………………………………………………73
7 井下运输……………………………………………………………………75
7.1 概述………………………………………………………………………75
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76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77
8 矿井提升……………………………………………………………………80
8.1 概述………………………………………………………………………80
8.2 主副井提升………………………………………………………………80
9 矿井通风与安全………………………………………………………84
9.1 矿井概况……………………………………………………………84
9.2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88
9.3 矿井风量计算………………………………………………………93
9.4 选择矿井通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