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莱因(Lawrence
克莱因(Lawrence R.Klein)
获奖年度1980年
演讲日期1984年10月25日
出生日期 1920牙 9月14日
学历:
1942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学士
1944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经历:
1950年- 1954年 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经济学讲师
1954年-1955年 牛津大学统计中心资深研究员
1956年-1958年 牛津大学统计中心计量经济学高等讲师
1958年-1964年 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0 年夏 大阪大学客座教授
1964年-1967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68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富兰克林教授(Benjamia Franklin Professor)
1962年- 1963年,1982年 纽约市立大学(City University ofNew York)杰出客座教
授
1964年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客座教授
1966年春 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
1968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福特客座教授(Ford Visiting Professor)
1968年春 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
1970年夏 1974冬 维也纳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客座教授
1974年春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客座教授
重要著作
《凯恩斯革命》(The Keynesian Revolution)
《计量经济学教科书》(A Textbook of Econometrics)
《美国计量经济模型,1929-1951》(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9-1951),与戈德伯格(A.S.Goldberger)合著《布鲁金斯美国计量经济季摸型 )
(The Brookings Quarterly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United States)与杜森贝力(
J.Dusenberry)、弗洛姆(G.Fromm)及顾(E.Kuh)合著《决策指导之计量经济模型》
(Econometric Models as Guidesfor Decision Making)
当我们研究伟大经济学家的成长历程,或是探索经济思潮何以会有特定走向时,我认
为如果能深入了解当时经济情势与经济思想趋向之间的互动关系,必然会有丰硕的收获。
这在总体经济学的范畴最为明显,但在整个经济学上亦不例外。在此举一个与我个人发展
密切相关的例子,就是为解决二三十年代,尤其是经济大恐慌问题而出现的凯恩斯学派经
济学。凯恩斯对当时的各项问题极感兴趣,也尝试发展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理论,但
其间经过长期的酝酿。他的学术生涯深受第一次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
rsailles)的影响,其后还有英国金本位制、战后的通货膨胀、失业等等问题,最后才是
1929年开始的经济崩溃。
我们大学在印制介绍手册时,会要求每位教授用几句话来说明自己为何投身到学术领
域中。我之所以进入经济学的世界,是因为身为经济大恐慌时代的年轻人,我渴望了解周
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成长在那个年代,心里的确充满了苦闷,人们很容易因经济生活的
问题而丧失斗志,就算是18或20岁的年轻人,也感觉不到有无穷的机会等待着他们。相比
之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年轻人固然担心核战争的威胁,但也同时感受到,如果和平能
维持下去,那么他们的未来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
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但当时另一项新兴事物,却给我带来了幸运。我的脑海里原本一直浮着一个想法,就
是数学可以应用到经济问题的分析上。我在大学所修的课程,大部分不是数学就是经济学
。我并不是富有原创力的数学家,也不是所谓的数学天才,这点我早由自己曾经参与的数
学竞赛就知道了。不过我深深被大学的数学课程所吸引,同时产生了数学可以应用到经济
学上的念头。例如,用数学式来表现需求曲线或收益的预估。当我泡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
克莱分校的图书馆里时,十分惊讶地看到,各种新兴学科的相关期刊内容十分深入,探讨
问题的复杂程度,更是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其实,我大学时代的指导教授并不赞同我在攻读经济学时兼修数学,但我依照自己的
想法而行,充分利用了40年代初期柏克莱的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