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隧道工程设计洞口的选择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周家营村,起讫里程为DyK321+500~DyK321+678,全长178m,最大埋深约42m。
二、地形地貌
工点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基岩裸露,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开阔。
三、气象特征
该工程处于南阳市西峡县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侯区的北部边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温差变化大,多风。年平均气温15.0℃,最冷月平均气温2.2℃,最热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低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9.1℃;年平均降水量848.6mm;年平均蒸发量1549.2mm,年最大蒸发量1746.1mm;平均风速2.2m/s(主导风向NW)。
四、地层岩性
据邻近工点地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工程涉及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土、白垩系上统砂岩夹泥岩。岩性详述如下:
粉质黏土(Q4dl1):分布于工点范围内表层,黄褐色,厚度1~2m,土质不均,夹少量砂粒,硬塑,Ⅱ级普通土,σ0 =120kPa。
砂岩夹泥岩(K2Ss+Ms):青灰色-灰绿色,中砂状结构,中厚层-巨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一般,岩质软,风化层厚5~15m,属Ⅳ级软石,σ0=400kPa。弱风化层属Ⅳ级软石,σ0=500kPa。
五、地质构造
工程通过区域属于礼县一柞水华力西褶皱带。工点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裂发育。
六、水文地质特征
本期勘察中该段范围内地下水不发育。但雨季施工遇降水量大时,洞身内局部地段可能有渗水。
七、不良地质、特殊岩土
工点范围内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发育。白垩系泥岩具弱膨胀性。
八、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围岩分级
(一)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工点范围内地层稳定,主要为白垩系上统砂岩夹泥岩,表层风化较重,有薄层的风化松动层,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围岩分级
根据洞身通过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物探资料综合判定,隧道围岩分级为Ⅴ级。
九、工程措施建议
1、隧道边、仰坡坡率:
强风化砂岩夹泥岩: 1:1(须防护)
弱风化砂岩夹泥岩: 1:0.75(须防护)
隧道进、出口处坡面岩体风化严重,稳定性较差,应做好坡面防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2、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六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35s。
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采用15cm。
6、由于隧道埋深较浅,施工时应加强配合施工和超前预测预报工作。
隧道位置的选择及纵断面设计
地形是选定隧道位置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山区铁路不论沿河傍山,在河道曲折、地势陡峭的峡谷地段或跨越分水岭,常常修建隧道。故仅就地形条件而言,可分为越岭隧道与河谷线隧道。越岭地段,一般山峦起伏、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变化差异很大,其中分水岭垭口的高低、垭口两面的沟谷地势、山梁的薄厚、山坡的陡缓以及山前主支沟台地的分布情况等,与隧道平面位置及立面位置的选择关系密切。本隧道所在位置地势比较陡峭,由中密的、饱和石质灰岩为主、砂粘土充填的碎石土和钙质胶结、细晶结构质、节理发育的灰岩夹页岩及泥灰岩组成,结构比较单一适合做隧道。
隧道纵断面设计
隧道宜设在直线上,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并尽量避免设在反向曲线上。为了保证隧道内列车能安全平顺地行使,机车能够牵引足够的列车重量,同时考虑将隧道内的水顺利排出洞外以及通风要求等因素,必须对隧道内线路的纵断面进行合理地设计。隧道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选定隧道内线路坡道形式、坡度大小、坡段长度和坡段间的衔接等。
一、 坡道形式
隧道处于地层之内,除了地质有变化以外,线路的坡形本来不受什么限制,用不着采用复杂多变的形式。一般可采用简单的单坡形或不复杂的人字坡形,如图1-1所示。
(a)。如果在平面上有曲线,还需为克服曲线的阻力,再减去一个曲线的当量坡度。即
式中 ─设计中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
─按照线路等级规定的限制最大坡度;
─曲线阻力折算的坡度折减量;
当机车进入隧道时,空气阻力就已增加,粘着系数也已开始减小,机车的牵引能力相应降低,因此不但隧道内的线路应按上述方式予以折减,洞口外一段距离内,也要考虑相应的折减。在上坡进洞前半个远期货物列车长度范围内,按洞内一样予以折减。至于列车出洞,机车已达明线,这就不存在折减问题了。
另一方面,考虑隧道排水的需要,除了最大坡度的限制以外,还要限制最小坡度。因为隧道内的水全靠排水沟向外流出。《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隧道内线路不得设置为平坡,最小的允许坡度不小于3‰,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和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宜适当加大坡度。
三、 坡段长度
隧道内的线路坡段也不宜太短,因为坡段太短就意味着变坡点多而密集,列车行驶就不平稳。另外,如果隧道内坡度变化甚多,也将给施工和运营养护增加困难。所以,从行车平稳的要求和照顾施工和养护的方便出发,隧道内坡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