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年期抑郁症课件篇.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焦虑症 抑郁症常常伴有焦虑症状,且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故有时候较难鉴别。按照等级诊断的原则,当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同时存在,且同时符合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时,应优先考虑抑郁症的诊断,若患者具有生物节律症状则更支持抑郁症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具有焦虑性人格或慢性焦虑症状的人也可发生抑郁症。个别晚年首发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状消除后,焦虑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 * 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时,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老年人药代学特点; 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为敏感; 老年人心理社会因素复杂 * 药物治疗 电休克治疗 MECT(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常见不良反应为遗忘和意识障碍。 认知心理治疗(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不管使用何种生物学治疗手段,合并认知心理治疗都应作为一种治疗常规) * 二.维持治疗 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第一次发病后24个月内的复发率高达70%,同时缓解期也逐渐缩短。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再次复发的危险性也就越高。 60岁以上第一次起病的抑郁症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2个月。若出现复发,则需服药2年以上,再次复发应终身服药。 * 谢谢 * 老年期抑郁症 * * 丘吉尔 牛顿 海明威 达尔文 * 概述 广义的老年期抑郁症:指见于老年期(通常是大于或等于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既包括老年期首次发作的抑郁症,也包括老年期前发病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抑郁症,还包括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障碍; 狭义的老年期抑郁症:是特指老年期(=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症,以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病程较长,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 * 流行病学 不足10%的心境障碍新增病例发生于晚年,极少为双相障碍。心境障碍发作更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研究表明,老年人心境障碍预后更差,而且有慢性化趋势。性别差异也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在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中,临床上明显抑郁的患病率为10%,其中2%-3%是重度抑郁。 * 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牵涉到生物、社会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可能与遗传、生化、病前人格、社会环境及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相关。尽管如此,相对于青壮年起病的患者,老年期抑郁症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一、遗传因素 二、社会心理因素 三、病前人格特征 四、生化代谢异常 五、神经内分泌:促肾上腺皮质系统\生长激素系统 六、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 临 床 表 现 临床类型 广义的老年期抑郁症包括3种临床类型: 1)老年期前发病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抑郁症。从本质上说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抑郁症,只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临床症状可能变得不够典型。 2)老年期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各种躯体疾病和外来物质所致的抑郁症(继发性抑郁)。老年期继发性抑郁症,其抑郁症状往往只是原发疾病临床症状的一部分,一般不具有重症抑郁的特点,症状波动性较大,病程与原发性疾病关系密切,往往随着原发疾病的变化而变化。 3)老年期首发的抑郁症。这是一组老年期发病而病因不甚明确的抑郁性障碍。 * 精神症状 (一)抑郁发作的一般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临床上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 *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常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穿、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的精神检查可发现患者仍流露出痛苦抑郁的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搓手顿足或来回踱步等症状。 *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约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 4·躯体症状 常见的不适主诉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多处不适或疼痛、性欲减退、阳痿和闭经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一3h,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正比,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 有的患者其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