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倾力打造当地人民“自己银行”
倾力打造当地人民“自己银行”
又是一年农忙时。桐梓广袤的土地上,瓜果飘香,到处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在硕果累累的桃李果园深处,在谷黄麦熟的田间地头,在机声欢歌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热闹繁华的各类市场,随处可见农信社员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一方面开展延时服务,加快审核,及时为农民办理贷款手续。一方面进村入户调查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大力宣传讲解贷款政策。
分布在桐梓县的农村信用社32个营业网点,以服务“三农”为工作中心,倾心服务哺“三农”,积极着力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业务拓展,成为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
村村聘请信贷支农联络员,农民贷款不再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当万物复苏、时不我待的春耕大忙季节来临之际,广大的农民朋友却因资金短缺无钱购买种子、肥料等急需的物资,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失望和沮丧的事。反之,要是能及时为群众解决迫在眉睫的信贷资金,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那真是雪中送炭。
过去,一些农民希望致富的愿望与资金短缺的矛盾突出,始终处在“增收无业,贷款无门,致富无路”的境地。被当地农民亲切称为“自己的银行”的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桐梓县农信社),像一场“及时雨”,播洒在农民的心坎上。
2009年,元田村村民令狐荣涛发展蔬菜基地20余亩,但苦于资金周转困难,通过该村支农联络员调查,楚米信用社发放了2万元贷款对他进行扶持,现在蔬菜直接销往重庆市场,一年毛收入就达13万元。
据桐梓县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佘传达介绍,在每个行政村选聘一名威信高、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村官”担任村级信贷联络员,协助农信社收集农户信息及贷款需求,协助考察择优推荐农户贷款、监督贷款使用和帮助管理、催收贷款等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山区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目前,该县230名信贷联络员犹如农信社与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解决了农信社服务半径大、对象数量多、外勤人员少的矛盾,弥补了“三农”服务工作中信贷管理不到位的诸多缺陷,有效构建起支农服务网络,延伸了支农服务。
实行村级信贷支农联络员制度,是桐梓县农信社的一个创举,支农联络员在工作中发挥了“六员”(即宣传员、支农员、管贷员、协储员、信息员、反假员)作用,为信用社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7月末,桐梓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0,411万元,比改革之初的2004年末33,221万元增加147,190万元,增长4.43倍;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5,013万元,比2004年末30,375万元增加94,638万元,增长3.12倍,存贷规模居县域7家金融机构之首。
围绕产业重点,扎实打好 “支农牌”
围绕桐梓县委、县政府发展乡村旅游、蔬菜、畜牧、烤烟、方竹“五大产业”和农民增收、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镇发展“五大重点”, 桐梓县农信社千方百计筹措信贷资金加大信贷支农扶持力度,目前,大批项目已结出累累硕果。
在桐梓县娄山关镇娄山村的一个农家小院坝里,一群年轻人正坐在院里聊天,屋里几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电视。他们来自重庆市的沙坪坝、南岸、渝中等地。重庆一中学的退休教师韩小英告诉记者,她常因重庆天气太闷热而生病,7月18日住进了出水组刘长林家的“乡村旅馆”,每月包吃包住才880元。
“乡村旅馆”其实是通过“四在农家”的通水、通路、通电、通话、通视,改灶、改厕、改善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村务公开栏“五通三改三建”等创建后的新农家。
为促进桐梓县新农村建设,桐梓县农信社及时制定相关帮扶政策,新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在桐梓县境内的210国道、铁路和崇遵高速公路一线的8个乡镇,支持“四在农家”、“黔北民居”、“乡村旅游”创建活动。
而今,小桥,流水,竹林,人家……这样的景象,在娄山关、楚米等乡镇,在桐梓县“四在农家”的村村寨寨,如星星之火遍撒各地。
与此同时,桐梓县农信社始终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到哪里,支农服务就跟到哪里;农民需求在哪里,贷款就投向哪里”为宗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2005年以来,在支持春耕备耕生产、支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创建“四在农家”、打造“黔北民居”、推动“乡村旅游”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该社已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91,372万元。其中:发放“四在农家”创建、危房改造贷款2,720户,金额5,27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贷款9,212万元;发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贷款1500多万元;每年发放烤烟生产贷款8,000多户,金额3,500多万元;在全国开展的“送家电下乡”活动中,发放汽车、家电等消费贷款417万元。今年上半年,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县金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