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神农”的传说 古代农业的产生和地位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贫者无立锥之地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耕作技术和工具 土地制度 赋役制度 农田水利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 古代农业的产生和地位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耕作技术和工具 农田水利 生产力 土地制度 赋役制度 生产关系 知识结构 古代小农经济的作用 古代农业的地位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生产力角度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代田法、垄作法 ·生产工具: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铁器 ; 曲柄锄、大镰、曲辕犁、耧车 ·农田水利:水患治理;水利工程;灌溉工具 ·作物品种: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培育 ·经验总结:农书、历法 魏晋南北朝 春秋战国 明清 宋元 隋唐 秦汉 三代 原始社会 农书历法 作物品种 农田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时期 课后请整理历代发展过程 垄作法 汉代代田法(休耕轮作) 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古代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 高考真题 (2012·广东文综卷·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 D 高考真题 (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 耕耙耱技术 高考真题 (2010?天津文综?1)下面两图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B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生产关系角度 ·经营方式:集体耕作、个体经营(小农经济);耕织结合 ·土地制度: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地主 、农民) 土地兼并及政府对策 ·赋役制度:赋税:田亩税、人头税、杂税、临时性征派等 力役(可以钱、物代):徭役、兵役等 历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黄宗羲定律” 课后请整理历代演变过程 政府可调控以适应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 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 自然经济,个体经营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精耕细作,单产高 自给自足 分散,家庭小规模经营 落后,阻碍技术革新和推广 封闭,自给自足,缺乏交流 脆弱,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 稳定,耕织结合,安土重迁 阅读材料,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赋役危机 矛盾激化 政府调整 小农破产 王朝更替 揭竿斩木 稳定小农 吸取教训 经济发展 人地矛盾 土地兼并 人口增殖 抑制兼并 轻徭薄赋 奖励垦荒 高考真题 (2012?全国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 对外贸易资本经营 (1).ppt
-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2).ppt
- 第一节 会计等式(一).ppt
-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3).ppt
-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2014.ppt
- 顶层设计与组织文化的构建.pptx
- 高三一轮复习——政治国际竞争与合作.ppt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3.2第8课__财政与税收 (1).ppt
- 公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
- 管理学规范(第7章战略).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