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自我维护
理论部分
什么是健康?
传统意义上: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用体格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辞海》)
WHO(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至秦完满(well-being)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一种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什么是心理健康?
1、身体健康(生理功能)
2、心理健康(心理状态)
3、社会健康(社会功能)
4、道德健康(道德感)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WHO: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顺利;有幸福感;能发挥潜能。
2、人格心理学:自我开放,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安全感,正确认识现实,胜任自己的工作,自知之明,内在的统一的人生观。
3、统一标准:1.健康的自我
自我了解(周哈理自我之窗)=====
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客观、公正、自信
自我接纳:不苛求自己,善待他人(有时苛求自己就是不接纳自我的投射)
2.健康的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控制情绪、敏感情绪)
3.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相互的,需要互相包容与理解。EQ与IQ)
4.承受挫折的能力(挫折产生的原因:需要、期望、现实)
5.心理发展符合年龄特征(认知、情感、行为要符合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有的人一大把年纪了而言行却与其年龄极不相符,做事冲动、幼稚,不及后果不负责任)
6.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父母态、孩童态、成人态
人格内容: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
人是气质类型分4种(古罗马的一名医生盖伦根据人体血液类型的不同提出)
胆汁质 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 不平衡型(不可遏止型) 比作夏天 多血质 反应灵敏,适应性强 平衡,灵活性高(活泼型) 比作春天 黏液质 易形成条件反射,行动迟缓 较平衡,灵活性低(安静型) 比作冬天 抑郁质 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 弱性(抑制型) 比作秋天 心理问题
1、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各种因素所引起的不适感,特点:
A时间短暂;一周之内
B损害较弱:能完成常规工作,痛苦多于快乐,常常说“很累、没劲、没意思、应付了事”之类的话。
C能自己调整:通过休息、聊天、运动、旅游、娱乐等方式进行调节。
2、心理障碍: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特点:
A不协调性
B针对性:对障碍对象较敏感
C损害较大
D求助心理医生,并辅以药物治疗。
心理疾病: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识等一系列因素失调),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特点:
A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记忆、情绪、行为失常,功能下降
B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失常
C损害大:有自杀趋向
D需要心理治疗,以药物为主。
实践问题
教师心理问题
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知识分子,清高,服务对象单一,自我期望高,社交圈子较窄,社会地位低,角色多样化,社会压力大。
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A.统计学的数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 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心理紊乱”,16.56%的教师属于“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课题组分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B.个案警示:
(1)2004年7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任教的22岁女教师马某,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
(2)2004年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一名23
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了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所幸被120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3)2005年1月,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
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
(4)2005年8月24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广东省阳西县程村中学一名青年男教师因
陷入感情“泥潭”,在杀死自己一直单方面爱慕和追求的同校年轻女教师后自杀身亡。
(6)江西省九台市苇子沟镇拉拉屯小学二年级32岁的班主任杨老师,在教师评聘中列最后一名,2005至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