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余前进
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丙烷脒车间尾气吸收装置的工艺设计
班 级: 制药工程081
学 号:
院 (系): 植物保护学院
指导教师: 陈光友
二零一一年九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计划
2008 级 制药工程 专业1班 姓名: 余前进
论文题目: 丙烷脒车间尾气吸收装置的工艺设计
丙烷脒[1,3-(4-脒基苯氧基)丙烷,分子式:C17H20N4O2?2HCl],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兴教授与美国科学家在中国合作开发的新型植物杀菌剂,
目前丙烷脒的合成工艺为Pinner法,其第二步生产过程需要排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而第三步生产过程需要排放大量的氨气,如果不加以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本项目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吸收塔来吸收丙烷脒尾气已达到净化环境,同时回收到的HCl以及氨气可以加以利用。
2.1 课题任务:
混合气体处理量为G, kg/h; 混合气中HCl体积分数y1;相对湿度;温度T,℃;操作压强P,KPa;吸收率η;尾气密度ρ,kg/m3;以及HCl-水汽液平衡图,以及亨利常数m
塔径D= ,u=(0.6-0.8)uF
式中,u 为空塔速度,m/s;uF为液泛速度,m/s;VS为混合气体体积流量,m3/s。
uF可通过填料塔的泛点与压降的经验关联,以及埃克特提出的泛点关联图和相关化工工艺手册确定:
填料因子φ,比表面积a可通过相关化工工艺手册确定,两相流动参数,然后根据关联图查得纵坐标值0.2可确定uF
4用吸收过程传质单元数法求解填料层高度
Z=HOGNOG ,即,其中
式中,HOG为传质单元高度,NOG为传质单元数
(1)传质单元高度HOG的计算:
,其中 = ,
式中, a 为填料层的有效传质比表面积,m2/m3; Ky为总吸收系数kmol/; kx液相吸收系数,kmol/(m2·s·kmol·m-3)。
(2)传质单元数NOG的计算
NOG=,式中,y1、y2为气相进出口浓度。气相平衡浓度ye=mx(式中,m 为相平衡常数)
1、2011.4~2011.5 通过文献调研以及查阅化工手册,对相关工艺流程的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确定工艺操作参数;
2、2011.5~2011.6 进行吸收塔的理论设计以及进行调试和优化
3、2011.6 对所设计的理论吸收塔以及利用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科研总结及论文。
四、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实验具有如下创新之处:本文在文献调研以及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丙烷脒尾气吸收装置;丙烷脒的需求量居高不下,所以尾气排放必然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旨在设计吸收装置降低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但在研究中也可能出现如下的问题:
1、因本次尾气吸收设计没有现成的类似工艺设计可以参考研究,故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操作压强、操作温度、等条件的束缚而使预先的设计不能满足操作要求,此时就要求查阅文献或询问指导老师并进行仔细分析,及时更改可能的条件,使设计可以顺利进行。
2、,设计很多条件。故所设计的吸收装置可能实际应用起来尾气吸收效率较低,需要不断进行调试。
3、做实验设计的时间较短,可能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设计,估需要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呢会有较大的收获。
陈敏恒,从德兹等 化工原理(上册,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世周 盐酸装车尾气吸收改造及计算【J】中国氯碱 2011,1(1):45-47
姜 斌,张楠革,张吕鸿,闫 娇 新型溶剂吸收治理有机尾气的实验【J】 化 工 进 展
2011,30(3):662-666
蔡亮,程原 丙烷脒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化工 2009,34(2)26-30
张卫兵 二氧化硫尾气吸收装置的设计及运行情况【J】 硫酸工业 2003 ,(1):45-47
廉应江,陈安良,朱海云,等.丙烷脒类似物抑菌活性研究初报[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2):112-114
廉应江,陈安良,冯俊涛,等.芳香二脒类化合物合成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45-48
化学工艺手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