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雨中一朵残花
风雨中的一朵残花
——评妙玉
摘要:
曹雪芹为妙玉找了一条出家的路,实际试图为封建社会的女子找一条出路。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写人物命运,最终证明此路不通,从而唱了一曲哀叹女子命运的挽歌。
关键词:
妙玉 带发 双重压迫 控诉者 处境 挽歌
在红楼十二钗中,妙玉是唯一一位出家的大家小姐,也是才华最高的一个女才子。曹雪芹为会么在众多女子中偏偏安插一才貌出众的绝色女尼?用意何在? 一 双重压迫
曹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贾宝玉安排了一条出家当和尚的路,“走了,走了!完了事了。”只留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却为什么不给这些女子留一条脱离肮脏尘世之路呢?妙玉,就是曹的一个希望,是他理想中的一朵仙花,是美与雅的象征。可叹的是他的希望终归是一个泡影。曹雪芹在这个社会竟不能为他心爱的女子找到一个立足之地,连他所安排的这个既才且美过洁的女尼也难逃一厄,难怪他会泪尽而逝。这就是曹写一女尼的原因之所在。并且让她带发出家,这“带发”二字令人深思!按佛门规矩,一入空门,就该剃去万根烦恼丝,曹雪芹不会不懂这一点,那为什么偏让她带发修行,既有发,就无法与尘世隔绝,作者为什么不让妙玉舍弃那一头青丝呢?佛门净地有着尘世的遗迹,又怎能是真正的净地。曹雪芹不愧为现实主义大师,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社会是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净土的,尤其是属于女子的。就是佛门这块人皆称之为净地,也避免不了俗世的沾染。这就是为何让她披着一头烦恼丝的用意:她既要受到佛门禁锢又要受到世俗的侵害,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说宝钗的命运比黛玉更惨的话,那么妙玉则是惨上加惨了。因为她享受不到世俗的欢乐却要接受世俗给她的迫害,从她一出世就舍身佛门,身心受着佛的约束,长大后,却又被从佛门中拉出来,落入污淖之中,受尽侮辱而死。金陵十二钗中谁象她一样受到双重压迫呢?难怪第一百一十五回中地藏庵的姑子会说:“我们修了行的人,虽说比夫人小姐们苦多着呢,只是没有险难的了,虽不能成佛作祖,修修来世或者转个男身,自己也就好了。不像如今脱生了个女人胎子,什么委屈烦难都说不出来。”就连这两个俗透了的姑子都感觉到做女人的烦难,想要修个男身。可知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想做个净心的佛家弟子也是不得的,就如鲁迅所说:“这个社会,有作稳了奴隶的,也有想作奴隶而不得的:如祥林嫂。”《红楼梦》则揭示的是女子想逃离浊世却逃不脱的;如妙玉。那么惜春,芳官等未入佛门的呢?她们的命运又是如何?真能象地藏庵的姑子所说:“……岂知俗的才能得善缘……”决不会!试想:封建社会把它的卫道者薛宝钗之流也不放过,何况是想逃离它的佛门弟子呢?贾芹不就想勾引过芳官等吗?“水月庵掀翻风月案”把个佛门净地弄得天翻地覆,乌烟瘴气。你要脱离尘世,焉知尘世肯放过你吗?妙玉,就是她们的前车之鉴,是封建社会女子命运的控诉者。
二 “过洁”的两面性
妙玉出家之因在第十八回中已说明: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六岁,法名妙玉。
可见她一出生就无法与尘世融合,只得舍身佛门,病竟然好了。不失为当时女子一条自救之方。但这方是否可保一生无虞呢?“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的妙玉身上还留有尘世的一条尾巴:满头青丝。尘世把她逼入佛门但并没有真正的放脱她,只要一头青丝依然披在头上,她就无法扯断与尘世的联系。她是怎样在两者中生活呢?
为了不受尘世的沾染,她保持着“过洁”的品格,防范着外界的干扰,就如林黛玉的“小心眼”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但这却导致世同嫌。如岫姻所说“……闻得他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一个小尼姑为何招致权势不容?没有其他政治因素,无非是她拒绝权势的欺辱罢了。正如她所说:“候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以一个弱女子,且父母俱已亡故,她拿什么来对付权势的欺压呢?无非是人品的“洁”来对抗权势的“脏”罢了。这岂是权势所能容忍的,消除异已是他们一贯的原则,就连贾宝玉,这个贾府的宠儿也因为不融于权势差点被亲生父亲打死,何况一小尼姑?因此,她躲进了大观园中,但大观园也不是她的乐土,她依然不被人容纳。李纨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才自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支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更有贾环之流,对她的命运拍手称快:“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了!他一日家捏酸……我若见了他,他从不拿正眼瞧我一瞧!真要是她,我才趁愿呢?”权势对高洁的品性可见是深恶痛绝了。
就连她的同类人,地藏庵的两个姑子,对她也是心存不满:“妙师父的为人古怪,只怕是假惺惺罢……那妙师父自为才情比我们强,他就嫌我们这些人俗。岂知俗的才能得善缘呢。他如今到底是遭了大劫!”她的悲惨结局不但引不起他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恶语中伤。可谓:太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