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秦论(高一语文课件)
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来评论名家都说它是“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 * * 过 秦 论 贾谊 贾谊祠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扫清文字障碍,逐步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168)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不被重用。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伤心而死,死时年仅33岁。 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 少年倜傥 所著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词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贾谊井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过秦:指出秦的过失 论,表明文体是一篇议论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过秦论》 内容结构 一、兴亡过程 (1-4) 二、分析原因(5) 兴 亡 崛起(1) 发展(2) 极盛(3) (4) 崛起 地理 据……固;拥……地;君臣固守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政策 内……;外…… 成功 拱手而取 雄心 发 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诸侯: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极盛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灭亡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 出身氓隶之人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数百疲敝 武器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完 喽 ! 析因 秦 陈涉 秦朝 功业相反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成败异变 总结全文 秦创业——雄心勃勃 秦日盛——所向披靡 秦统一——势如破竹 秦灭亡——一败涂地 秦教训—— 不施仁政 (叙事) (议论) 《过秦论》 对比运思 秦 人 六国 陈涉 仁义不施,攻守势异 军事 才智 地位 攻 守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1.一词多义: 追亡逐北 北 北收要害之郡 将军战河北 名词 败逃的人 名词作状语 向北 名词 北方 因力乘便 因 因遗策 虎因喜,计之曰 介词 趁着 动词 沿袭 介词 因此 以致天下之士 致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动词 招纳 动词 达到 动词 到达 语词知点归类识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