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选课太极拳教案
任课教师: 第1周1次
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要求。
2、简单介绍陈氏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练习要求。
3、素质练习。
目
的
任
务
运动
参与 通过教学,利用所学的技术动作的文化内涵及技击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太极拳的运动中来。 运动
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准确地完成陈氏的基本身型、步型要求及其他基本要求。 身体
健康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
健康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提高。 社会
适应 在练习时与同学的协作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为进入社会后能与别人的良好合作做好准备。
场
地
器
材
武术馆;
哨子一个;
标志物6-8个。
预
测
负
荷
曲
线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方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20′ 一、课堂常规:
1、值日生整队集合,检查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要求。
1、本学期上课16周,64学时,其中理论课4学时。
2、本学期重点学习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太极拳单推手,介绍双推手。
3、纪律和着装要求与往届相同。
三、介绍陈氏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练习要求
目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的练习目的是什么?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
▲太极拳的目的意义介绍:
▲组织方法:下图示
((((((((
((((((((
((((((((
((((((((
▲组织方法:同上.学生人与人之间自然分开.
太极拳的目的和意义:
太极拳是通过有效的练习激发人体内的潜能,从而实现强身健体、修身益智的目的。
4×8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方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50′ ▲太极拳的手型、步型及基本常识:
组织方法
对称右图示。
1、手型要求
⑴、 “瓦楞掌”中指上领,大拇指与小拇指向内微和,类似房顶的瓦楞,俗称瓦楞掌。
⑵、拳:四肢并拢握拳,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处。
⑶、勾:中指微翘,其他四指捏拢在一起,屈腕。
2、身型要求:
⑴、上体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⑵、虚领顶劲,头向上领。
⑶、屈膝松垮,髋下沉。
⑷开裆贵圆。
⑸虚领顶劲。
3、步型:
⑴、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等与长拳的差不多,但定型时没有长拳的明显。
⑵、三七步:是太极拳最为典型的一种步型,就是两腿左右开立时两腿承载本人体重的力量要三七开,两腿虚实有分 ▲组织方法:下图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氏太极拳总论》中对太极拳的身型、步型等特点时是这么说的:
发步如猫行,
目标眼先看。
足跟先着地,
虚实足尖探。
缩身如猬形,
发劲如放箭。
识的环中趣,
方为太极拳。
注:要求学生充分了解这几句话的内涵,才能对学习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有帮助。
4×8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方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50′ 三、准备活动
1、绕运动场慢跑700-800米。
2、徒手操:
1)、臂绕环
对称右图示:
要求:1、双臂交叉绕环,肩关节放松。
2、以腰带臂。
3、每八拍换向。
2)、刷腰
右图示:
要求:
1、 以腰带臂。
2、眼看刷腰同侧的手臂。
3、每八拍换向。
3)、左右弓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4)、左右仆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臂绕环
刷腰
左右弓步压腿
左右仆步压腿 3′
5′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方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基
本
部
分
35′ 专项练习:
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1、上步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足跟先着地
3、后脚蹬地。
2、开步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足跟先着地
3、后脚蹬地。
云手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1、腕部上不过鼻,下不过肚脐
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3、两手相对逆缠。 ▲组织方法:
上步
开步
云手
3×20米
3×20米
3×20米
20′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