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祖宗家法”与宋朝制度2.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祖宗家法”与宋朝制度2

第八讲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下)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 二、效率与制衡:宋代的官僚制度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四、学校、书院与家塾: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五、宋代的赋役制度 三、开放与严密: 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新型士人群体的出现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开放与严密 《通志·氏族略》第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 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 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 系。……此近古之制,以绳 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 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 家藏谱系之书。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 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 散佚而其学不传。 1、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宋代殿试图 糊名、誊录 别头试(试官亲戚)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1、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级考试 严密化:锁院(“以杜请托”) 各地解试,大约“十解一”; 省试,“约常例,奏名十一而已”。 福州1165, 解试17000余,解额62, 进士52 1174, 20000余, 录取进士42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 日五色。”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杜荀鹤: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胜非引“前辈诗”: 惟有糊名公道在, 孤寒宜向此中求。 ,遂以为魁。既拆号,怅然出院。以 得第,愧甚,作诗送之。 平时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空有篇章传海内, 更无亲族在朝中。 李廌,阳翟人,少以文字见苏子瞻,子  瞻喜之。元祐初知举,廌适就试,意在必得 廌以魁多士。及考章援程文,大喜,以为廌 无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诗 送廌归,曰:“平时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 我惭不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叶梦得《石林诗话》 ——《东坡全集》卷十六 榜下择婿/榜下“捉”婿 今人于榜下择婿,……其间或有意不愿而为贵势豪 族拥逼而不得辞者。尝有一新后辈少年,有风姿,为贵 族之有势力者所慕,命十数仆拥致其第。少年欣然而行, 略不辞避。 既至,观者如堵。须臾有衣 金紫者出,曰:“某惟一女,亦 不至丑陋,愿配君子,可乎?” 少年鞠躬谢曰: “寒微得托迹高 门,固幸,待更归家,试与妻子 商量看如何。”众皆大笑而散。 ——《墨客挥犀》 年数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 唐 290 266 6603 23(进士) 宋 320 130 正奏名60000+ 340(进士、 诸科) 特奏名50000 元 98 16 1139 (左右榜) 12(进士) 明 277 93 24624 89(进士) 清 268 114 26888 100(进士) 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宝祐四年(1256) 录取进士601人。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1、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的落第举人,达到规定的举 数和年龄,即另立名籍奏申朝廷,参加殿试,称 “特奏名”。经过简单考试,授予一定的出身。 其中官僚出身184人, 平民出身417人。 恩荫(荫补,任子)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2、新型士人群体的出现 “寒畯”的崛起 此后白屋之士,可以平步青云;有权的人,不能把持地位; 都是受此制度之赐。所以说,其制度是大可纪念的。考试的规 则逐渐加严,亦是助成选举制度的公平的。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下) 北宋中期“精英”阶层的领军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是 一批新型的士人。 这些起自清贫、没有家世背景的知识分子( “寒俊”), 其政治态度、理念追求、文化品格与一般思想倾向,与六朝隋唐 的士族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 是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 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 敢当天下事: 宋代的“士大夫政治” “与士大夫治天下” ——文彦博 士大夫作为政 治 主 体在权力世界正式发挥功能。这 时出现了君臣双方所共同承认的一个原则,即皇帝 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 是”。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 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文化虽然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儒 学的传承者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只是到了11世纪前后的北宋时代。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2、新型士人群体的出现 “内圣外王” 他们虽则终于要发挥 到政治社会的现实问题上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