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分解炉是预分解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是一个集燃料燃烧、气固换热与传质、碳酸
盐分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相反应器,分解炉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
能指标和运行稳定性。虽然目前人们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但对分解
炉内燃烧机理仍然不是十分清楚;同时由于煤种不同、燃烧时反应条件的不同均会对
燃烧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而这些将直接影响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影响分解炉功能的
正常发挥。
本文在分解炉气固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对文山水泥厂 CDC 分解炉进行了改造,并
通过冷态模型试验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分解炉的
气体三维流场更为合理,克服了原有分解炉存在的旋流强度过大,特别是涡壳旋流强
度过大的缺陷,大大降低了阻力损失,三次风入口至分解炉出口处的阻力系数为原来
的 1/5,窑气入口至分解炉出口的阻力系数为原来的40% ;物料在分解炉内的运动更加
合理,气固混合更加充分,延长了物料在分解炉内的有效停留时间,由原来的 14.74s
(熟料产量1200T/D)延长至 16.4s (熟料产量1450T/D),从而使得煤粉能够更加充分
的燃烧,提高了煤粉的燃烬度和对煤种的适应性。
在 “三传一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煤粉燃烧宏观通用规律,根据相关理论和经
验公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分解炉燃烧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数学模型,编制出简
单的计算界面,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计算软件,在调整相关环境条件和工业参数时,
能很快捷的计算出与之对应的煤粉燃烬率、燃烧速率、碳酸钙的分解率等参数。
研究表明,分解炉中煤的燃烧可能有两种状态:一是由动力反应控制的燃烧状态;
二是由扩散、动力共同控制的燃烧状态。对于大多数分解炉来说,其煤粉的燃烧状态
指数 F 均小于-2.3,属于动力控制区,即分解炉中煤粉燃烧的状态主要取决于煤的反
b
应活性。同样的温度下,反应活性高的褐煤就要比反应活性低的烟煤、无烟煤的燃烧
速率要高出许多,且能更快的进入扩散-动力控制区。无论是何种煤种,其燃烧速率
o
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在动力反应控制区,温度每增加 80 C 左右,其燃烧速
率均会增长近一倍,增长趋势显著;在扩散-动力控制区,燃烧速率依然随温度的增
加而增大,但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运用所建立的燃烧数学模型对文山水泥厂 1000T/D 预分解窑系统中的分解炉系统
- I -
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熟料产量提高 15%的情况下,出分解炉的煤粉燃烬度仍然可
以从原来的 82.8 %增长至 84.2 %,为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改善系统能耗指标奠定了良
好基础,证明分解炉改造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分解炉 冷态模型试验 煤粉燃烧 数学建模
II
ABSTRACT
Calciner, as the kernel equipment of the dry precalcining kiln system, is a multiphase
reactor, in which som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 such as gas-solid heat transfer 、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carbonate disassembly and so on, take pla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lciner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the the dry precalcining kiln
system. Though it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modern theoretic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NBKT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组分设计与性能改性研究.pdf
- BN掺杂单壁碳纳米管吸附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BT9钛合金和08X18H10T不锈钢非比例载荷下低周疲劳损伤的微观机理.pdf
- BTEC HND商业课程全球质量保证体系实践与启示内审与外审.pdf
- C50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粗骨料对其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pdf
- CA、SR对MGAL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pdf
- CAOSIOLT2GT比对钙铝硅系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pdf
- CAPVP共混膜渗透蒸发分离MeOHMTBE混合物.pdf
- C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pdf
- CCTV检测装置.pdf
- CDSSIOLT2GT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pdf
- CDS纳米线制备及其在光电极中的应用.pdf
- CDS无氰、无甲醛酸性化学镀铜新工艺研究.pdf
- C、N含量对钢中VC,N析出行为的影响.pdf
- CE、ND、SR对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pdf
- CELT1XGTPRLTXGTOLT2GT纳米晶粉体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pdf
- CFG桩复合地基垫层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pdf
- CFG桩身材料的制备及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pdf
- CFPEEK骨板的弯曲性能测试和对骨折愈合过程的有限元模拟.pdf
- CLT2GTHLT2GTFLT4GT混合气体保护下镁及镁合金的熔炼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