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11161056205421文言虚词(按照词性总结)18
文言虚词 按照词性分类总结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品其名位 而公子数存之 而翁归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 其贤不及孔子 择师而教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三、代词 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我” 品其名位 而公子数存之 (1)第一人称代词:其 之 1、人称代词(2)第二人称代词:“你” 而翁归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 (2)第二人称代词:而、乃、若 三、代词 1、人称代词(3)第三人称代词:“他” 其贤不及孔子 择师而教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3)第三人称代词:其 之 焉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夫我乃行之 君子哉若人 之二虫又何知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三、代词 2、指示代词(1)表远指:“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表远指:其 2、指示代词(2)表近指:“这” 夫我乃行之 君子哉若人 之二虫又何知 (2)表近指:乃 若 之 三、代词 2、指示代词(3)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其中的:其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问世间情为何物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大王来何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代词 3、疑问代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作定语,什么)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单独作谓语,为什么) 大王来何操?(作宾语,什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宾语,那里)(焉+动词,且该动词的宾语是“焉”) 区分疑问副词和疑问代词 3、疑问代词:何 焉 安 沛公安在 代词 而 何 乃 其 若 焉 之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为之奈何 具告以事 王割汉中与楚和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则无悔 与君歌一曲 四、介词 1、表对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为之奈何(对) 具告以事(把) 王割汉中以楚和(与)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则无悔(对于) 与君歌一曲(给) 1、表对象:乎 为 以 于 与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生乎吾前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余以乾隆……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或轻于鸿毛 庖丁为惠文君解牛 慎勿为妇死 四、介词 2、表时间、范围、地点 生乎吾前(在)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等到) 余以乾隆……(在) 2、表时间、范围、地点:乎 为 以 3、表比较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比) 或轻于鸿毛(比) 3、表比较:乎 于 * * 有实词用法 为 以 之 与 而:像 所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黑质而白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一、连词(区分:1、表并列,2、表递进) 1、表并列:连接词(动词、形容词,极少是名词)、词组、分句(前后可以互换,意思不变) 2、表递进: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进一层关系。(程度有所加深。) 夫夷以近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1、表并列:而 且 以 与 2、表递进:而 且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敬而远之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一、连词(区分:3、表承接,4、表修饰,5、表目的) 3、表承接: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图穷而匕见 樊哙侧其盾以撞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表承接:而、以、则 4、表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宾词组。(用“地”代替) 敬而远之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木欣欣以向荣 4、表修饰:而、以 一、连词(区分:3、表承接,4、表修饰,5、表目的) 一、连词(区分:3、表承接,4、表修饰,5、表目的) 5、表目的: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分句的目的。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5、表目的:而 以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一、连词 6、表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而、则 辨析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人而无信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其如是,孰能御之 若事之不济也,此乃天也。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 一、连词(区分:7、表假设,8、表因果) 7、表假设:用于复句的前一句,表示条件,译作“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 今则来,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