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建线路下穿既有线下顶进涵施工方案
新建线路下穿既有线下顶进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目前到图的涵洞有 3 座为既有线下顶进,分别是 K744+115.25 1-5.0m
框架涵、K744+461.5 1-6.0m 框架涵、K746+150 1-4.0m 框架涵;
1 座为既有线下新建1-1.0m 倒虹吸。K744+115.25、K744+461.5、K746+150 三
涵轴线均与线路正交,既有线间距分别4.0 米、4.1 米、5.0 米,三涵设计净高均为
4.2 米,顶进长度分别为 14 米、22.47 米、14.1 米,三框架涵身长分别为 17.26
米、15.06 米、16.06 米。K744+115.25 涵涵底标高 72.7 米,板顶标高 77.85 米,涵
上既有线轨顶标高为80.11(80.08)米,新建线轨顶标高 80.24 米;
744+461.5 涵涵底标高 74.48 米,板顶标高 79.93 米,涵上既有线轨顶标高
80.91(80.84)米,新建线轨顶标高 81.41 米;K746+150 涵涵底标高 82.98 米,板
顶标高88.03 米,涵上既有线轨顶标高 89.07(89.13)米,新建线轨顶标高 89.82
米。
三涵基底均落在粉质粘土层中,基本承载力[σ]=150Kpa. K743+651.7 倒虹吸轴
线均与线路正交,既有线间距分别4.0 米,涵身长18 米,涵底标高76.19 米,板顶
标高 77.79 米,涵上既有线轨顶标高为 79.54(79.57)米,新建线轨顶标高 79.69
米;基底均落在粉质粘土层中,基本承载力[σ]=150Kpa.进涵设计采用 D 型便梁、
挖孔桩基础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后架空顶进,新建倒虹吸设计采用轨束梁加固既有
线,但为保证既有线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我指挥部拟采用 D 型便梁加固。
二、施工组织
㈠、施工队伍及工期安排以上 4 座涵洞由综合二队全面负责施工管理,
K744+461.5 1-6.0m 框架涵、K746+150 1-4.0m 框架涵挖孔桩计划于 2005 年元月
1 日开工,2005 年元月 20 日全部完成;涵身顶进计划于 2005 年 3 月 1 日开工,
2005 年3 月30 日完成顶进。
K743+651.7 1-0.75m 倒虹吸计划于2005 年元月10 日开工,2005 年元月 30 日
完成。K744+115.25 1-5.0m 框架涵待变更方案确定后再进行安排。由于以上三座顶
1
涵、一座倒虹吸在同一区间,只能有一处加固施工,线路加固材料及顶进设备按一
套配备。
㈡、施工准备
1、现场调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
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复核涵洞中线、高程及流水面标高。组织各涵施工调查,重
点调查既有线路通信、信号、电缆的走向,对有可能影响施工的地下电缆报请有关
部门排干,施工前不能排除的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2、签定安全协议施工前将编制的加固方案,报请新余工务段、监理站及建设
单位审批,并与新余工务段、车务段、电务段等有关设备管理部门签定安全协议。
3、人力、物资准备 A、劳力组织顶进工作一旦开始,便不得中途无故停顿,
劳力组织应保证昼夜连续作业。劳力组织情况见下表。
4、修建临时工程利用现有乡村道路向涵洞施工位置修建临时施工道路,确保
材料进场。根据涵洞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安装发电机,保证施工用电。
根据涵洞施工现场情况解决施工用水,满足施工需要。
㈢、施工方案
1、顶进框架涵:后背采用钢筋混凝土后背桩;预制框架采用定型整体钢模,
砼在现场采用机械搅拌,用导管灌注入模。顶进施工中,采用 6 根挖孔桩(两线间
2 根桩径1.5m,线路两侧各2 根桩径 1.0m)作支点,跨度为Lp—24 米的D 型钢便
梁作纵横梁,架空既有线进行顶进施工作业;挖孔桩及涵身顶进施工前需对施工地
段的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应力放散施工方案、申请计划,由新余工务段提
供),施工期间需申请既有线慢行;
挖孔桩施工前需按附件一对既有线进行加固,加固作业利用慢行第一天的维修
天窗点进行。
D 型钢便梁加固按附件二安装,D 型钢便梁过轨作业利用慢行第一天的维修天
窗点进行;
2
2、倒虹吸:首先预制内模管,在内模管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建筑考试试题.docx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ocx VIP
-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pdf VIP
- 《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教学课件—第4章新媒体营销案例实战02案例分析之模拟直播.pptx VIP
-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ppt VIP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反思和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重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