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R常见应用场景配置指导(双出口组网典型配置篇).docVIP

MSR常见应用场景配置指导(双出口组网典型配置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SR常见应用场景配置指导(双出口组网典型配置篇)

MSR常见应用场景配置指导(双出口组网典型配置篇) ? ? 适用产品: ?????? H3C MSR20、MSR30、MSR50 各系列的所有产品 ? 适应版本: 2008.8.15日之后正式发布的版本。绝大部分配置也适用之前发布的版本。 ? 使用方法: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在本文配置指导基础上,做定制化修改后使用。 实际组网中可能存在特殊要求,建议由专业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 本文以MSR2010 产品, 2008.8.15日ESS 1710软件版本为案例(1710以后的版本同样支持)。 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5.20, ESS 1710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 Version COMWAREV500R002B58D001SP01 H3C MSR2010 Software Version V300R003B01D004SP01 Copyright (c) 2004-2008 Hangzhou H3C Tech.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mpiled Aug 15 2008 13:57:11, RELEASE SOFTWARE ? 1.1?????? 双出口组网典型配置 用户为了同时实现负载分担和链路备份,一般会选择双WAN接入的组网方式。当两条链路都正常的情况下为负载分担,当任意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所有流量可以转发到另外一条链路进行转发,实现动态备份。下面就两种常见的组网给出配置实例。 1.1.1?????? MSR5006双以太网链路接入 网络拓扑图如图3所示,MSR5006有两条到同一运营商的链路,G1/0网络地址为/30,G2/0网络地址为/30。正常工作时流量分别从两个接口发出,当任意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全部转移到另外一条链路发送。配置需求如下: 1、 对内网主机进行限速,上行限制512kbps,下行限制1024kbps; 2、 启用防火墙对攻击报文进行过虑; 3、 启动ARP防攻击功能和ARP绑定功能,防止ARP欺骗攻击; 4、 优化NAT表项老化时间; 5、 启用自动侦测功能,检测WAN链路状态; 6、 启用基于用户负载分担功能,对流量进行负载分担; ? ????????????????????? 图4 双以太网链路接入拓扑图 ? [H3C]dis cur # ?sysname H3C # ?firewall packet-filter enable # ?nat aging-time tcp 300 ?nat aging-time udp 180 ?nat aging-time pptp 300 ?nat aging-time ftp-ctrl 300 # ?ip user-based-sharing enable ?ip user-based-sharing route # ?qos carl 1 source-ip-address range to 54 per-address ?qos carl 2 destination-ip-address range to 54 per-address # radius scheme system # domain system #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USE=B,53Q=^Q`MAF41!!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 detect-group 1 ?detect-list 1 ip address nexthop # detect-group 2 ?detect-list 1 ip address nexthop # acl number 3000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55 ?rule 1000 deny ip acl number 3001 name WAN1Defend ?rule 0 deny udp destination-port eq tftp ?rule 1 deny tcp destination-port eq 4444 ?rule 2 deny tcp destination-port eq 135 ?rule 3 deny udp destination-port eq 135 ?rule 4 deny udp destination-port eq netbios-ns ?rule 5 deny udp destination-port eq netbios-dgm ?rule 6 deny tcp destination-port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