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对称法则15.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对称法则15

运用信息对称法则分析“抢盐事件” 总体框架 轰动一时的“抢盐风波” 轰动一时的“抢盐风波” 轰动一时的“抢盐风波” 问题切入点 政府在“抢盐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媒体在“抢盐事件”中出现的问题 公众在“抢盐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 公众极度缺乏“安全感” 对策建议 “平衡报道” 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陈宇甜 田玉熙 张桂敏 李慧艳 匡 秋 * “抢盐风波” 抢盐事件产生的原因 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 3月11日13时,日本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受日本核污染影响,不少中国百姓担心海水污染吃不上盐或者想通过加碘盐预防核辐射。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了一股抢购食盐的风潮,从北刮到南,很多市民纷纷到大小超市和商店“批发”食盐,甚至有人连夜开车到外围城区商店买盐。一包1元多钱的碘盐竟然炒到了18元。 “今天你买盐了吗?”“涨到5元一包了”“货架空了!最近,在路上、在超市里时不时都能听到诸如此类关于买盐的对话,而在网络上也诞生了诸如“盐如玉”、“盐王爷”的热词。 抢盐者不仅是中老年妇女,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抢购的行列。据北京天客隆超市的销售人员说:“出现抢盐现象的第一天,库存就全部卖光。有不少年轻人整箱购买,近2000袋的食盐一上午就抢光了。一些抢不到盐的人转而抢购泡菜盐以及酱油、紫菜和海带等含碘物品。”由于中国目前的食盐全为加碘盐,其中含有碘酸钾,不少市民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认为多买些食盐可以在关键时刻用来防辐射。另有市民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而食盐一旦库存不足会引起涨价。“抢盐”风潮由此而生。 食盐拍卖会 政府 媒体 公众 政府和国营盐企缺乏沟通 传递信息不及时 对民众知识普及不到位 缺乏职业操守 信息播报不全面 缺乏相关知识 胡乱猜测 散播谣言 政府 政府 建立前置的预警的信息采集体系 及时发布官方权威消息 采取一系列的可操作的透明化的机制 盐务局应加强与国营盐企的双向沟通 建立“官民互信”刻不容缓,提高政府公信力 新闻辟谣 媒体 媒体 媒体应强化职业操守,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媒体应做到“平衡报道” “平衡报道”源出于西方新闻学,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172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接办《宾夕法尼亚报》,他提出“当人们各持异议的时候,双方均应享用平等的机会让公众听到自己的意见”。这一主张被看作是“平衡原则”的首次提出。合众社的创办人斯克普斯也对记者要求:“在争论中,你一定不要带有倾向性或站在某一方面。你不可能做到总是完全客观,但你必须永远力争把争论双方的观点都反映出来。”美国联邦传播法1949年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中,要求广播电视媒介保持公正和平衡的标准,在对公众而言十分重要的议题上,为冲突双方提供合理的辩驳机会。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1980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就指出:“新闻报道应当求得平衡、公正和客观。”美国报业发行人协会为“具有特殊成就的报纸”所定的四项标准中有一项就是“这一报纸的新闻报道,必须顾及各种性质新闻的平衡”。 公众 公众 学习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理性思考,不要盲从 与政府沟通,加强对政府的信任 信息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属于稀缺资源,一旦被个别群体独占则可能带来巨大利益。从食盐抢购这一个案来看,在公共安全领域迅速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不仅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更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秩序稳定的关键之举。 1、韩咏红,《抢盐慌到退盐潮》《联合早报》2011.3.21 2、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 3、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 4、王国华,武国江.新闻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03) 5、任金州,袁玉兴,刘玮.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J].现代传播,2008(04) 6、沈小玲. 略论信息不对称[J ] . 现代情报,2003 , (8) :74 - 75 7、方 燕.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意义[J ].北方经济,2005,(12) :43 - 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