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人,理解诗 的内涵,必须走进诗人内心中去。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 动作、音乐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 。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环境的空阔凄清,更感哀婉孤独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气象的寥廓肃杀,更显沉郁悲凉 (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急风高天 鸣猿清渚 雄浑苍茫 写景 白沙飞鸟 落木江水 沉郁悲凉 五、体会诗歌情感 提问:后四句抒情,抒的是什么情(注意关健词)? 悲”与“恨” 作者“悲”的是什么?“恨”的又是什么? 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愁 恨:“艰难”“繁霜鬓”“潦倒”“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客居他乡,这里是漂泊它乡,流浪它乡的意思。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 (二)“悲”与“恨” (深沉蕴藉) 羁旅异乡 晚年多病 愁苦沉痛 抒情 国难家愁 护病断酒 忧愤无奈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句怎样翻译? (2)苦,是什么意思? 苦,极度。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所以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 (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是自己艰难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登 高》“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古今七律第一” 急风高天 鸣猿清渚 景 阔大悲凉 白沙飞鸟 落木江水 情景交融 羁旅异乡 晚年多病 情 深沉蕴藉 国难家愁 护病断酒 * * * * * * * * * * 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 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李白、杜甫 元镇、白居易 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李商隐、杜牧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简介(一) 读书和漫游时期 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20岁开始漫游,24岁应举,不第。却结识了李白和高适。怀有远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