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37绦虫简化未链接01.pptVIP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37绦虫简化未链接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 肥胖带吻绦虫 Taenia saginata   肥胖带吻绦虫又称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或无钩绦虫。 形态 与链状带绦虫的比较(形态与生活史) 第三十七章 绦 虫 Cestode, tapeworm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均营寄生生活。人体绦虫有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绦虫30余种。我国常见人体寄生绦虫有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十余种。 第一节 概述 外形:扁平带状,左右对称,分节。 颜色:白色或乳白色。 大小:数mm~数m,最长10m。 一、成虫形态 固着器官:吸盘、吸槽、小钩等。 无体腔,无消化道,靠体壁吸收营养。 雌雄同体 虫体构成:头节、颈部、链体(幼节、成节、孕节)。 体壁结构:皮层、微毛、皮下层、实质 石灰小体(钙颗粒) 一、成虫形态 头节(固着器官) 成节 孕节 石灰小体 囊尾蚴(cysticercus)俗称囊虫(bladder worm) 棘球蚴(hydatid cyst) 原头蚴(protosco1ex) 裂头蚴(plerocercoid) 二、中绦期(metacestode)——幼虫: 囊尾蚴 棘球蚴 裂头蚴 无消化道:营养物质经皮层吸收。 三、生 理 微毛:极大地增加表面吸收面积 尖棘:微毛未端有尖棘,能擦伤宿主的肠壁,使营养的细胞质被虫体吸收。 胞饮:部分绦虫的顶突穿入肠腺隐窝,经胞饮作用摄取粘液或细胞碎片。 成虫营有性生殖:交配和受精可在同一节片或同一虫体不同节片间完成;也可在两个虫体的节片间进行。 中绦期幼虫营无性的芽生生殖 棘球蚴从囊壁的生发层长出许多原头节和生发囊 曼氏裂头蚴在患者感染病毒或免疫功能受抑制时,可发生异常的芽生增殖,引起严重的裂头蚴病 裂头蚴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切除部分虫体后,可重新长成一完整虫体 寄生在肠道内,可夺取宿主的大量营养物质 吸盘、小钩及微毛等对肠壁的损伤及代谢产物的刺激 个别种类由于吸取大量维生素B12以及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可引起恶性贫血 四、致 病 寄生于不同组织器官,如皮下、肌肉 脑、眼等部位可引起严重后果 棘球蚴囊液进入组织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幼虫 成虫 五、圆叶目绦虫与假叶目绦虫的区别 第二节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曼氏迭宫绦虫又称孟氏裂头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科动物,偶然寄生于人体,引起曼氏迭宫绦虫病,其中绦期幼虫裂头蚴可寄生于人体引起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其危害远大于成虫。 成虫:60~100cm×0.5~0.6cm,头节 1.0~1.5mm × 0.4~0.8mm,其背、腹面各有一吸槽。颈部细长,链体1000个节片,成节和孕节结构相似,均有发育成熟的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孕节子宫内充满虫卵。 一、形态 成 虫 头 节 裂头蚴:长带状,白色,约300mm×0.7mm,活时较强的伸缩能力。头端膨大,中央有一明显凹陷,与成虫头节相似,体不分节,但具有不规则横皱纹,末端多呈钝圆形。 虫卵:橄榄形,两端稍尖,52~76μm×31~44μm,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含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一、形态 裂头蚴 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蛙,人 转续宿主: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人 终宿主:犬、猫、虎等肉食动物,人 人体感染裂头蚴的途径: 局部敷贴生蛙肉 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 误食感染的剑水蚤或原尾蚴直接经皮肤、粘膜侵入 饮用或游泳时误咽生水,使受感染的剑水蚤侵入人体 眼裂头蚴病(45.6%,图1) 皮下裂头蚴病(31.9%,图2) 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20.2%) 脑裂头蚴病(2.3%,图3) 内脏裂头蚴病(1%) 增殖型裂头蚴病 三、致病——曼氏裂头蚴病 临床分型 1 2 3 成虫感染;粪便检查虫卵。 裂头蚴病:局部检出虫体,免疫试验。CT检查有助于脑裂头蚴病的诊断。询问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诊断 第三节 阔节裂头绦虫 Diphylobothrium Latum 阔节裂头绦虫又称阔节绦虫(broad tapeworm)或鱼绦虫(fish tapeworm),成虫寄生于人体引起阔节裂头绦虫病,也可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其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 形态 虫体最长(可达10m)、节片最多(3000~4000);头节、吸槽、子宫有开口 生活史 致病与诊断 感染方式:误食含裂头蚴的生鱼或半生的鱼所致 多为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