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会考冲A
2012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高班专用版)
首先:
熟悉中国政区图:省份、长江、黄河大体流经线路 、重要山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南岭
熟悉世界政区图:各大洲的方位、洋流和气候在世界图上的分布。能在世界图上画洋流,在世界图上判断典型气候: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次:留心平日里的与地理相关的新闻,发现地理考点。
再次:浏览背诵以下内容,在理解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开学找老师梳理。
人口
1.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区分时注意资料和图片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大小3%和1%)
2.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世界人口增长处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目前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整体看是经济因素最重要(工业化、城市化、资源开发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同,可以是生态环境(气候、自然灾害、土地、水源、地形等)、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等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
4.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最大容量。
5.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有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成正比);②、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③、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④对外开放程度(交通状况)。
城市
1.城市的功能区主要有 、 、 。商业区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主要有 、 、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3.城市服务是指广义的服务,如教育、医疗、商品买卖等产品及服务。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4.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大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小城市),成六边形。
5.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6.城市化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7.世界城市化进程分为三阶段,依次是 、 、 。初期阶段水平低,速度慢,各类功能用地混杂,没有明确功能分异。加速阶段速度快,出现环境和社会问题,郊区城市化。后期水平高,速度缓(或停滞),逆城市化,空洞化。
8.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早 ,水平高 (70%左右),目前速度 缓 ,出现逆城市化。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起步 ,水平 (70%左右),目前速度 ,出现郊区城市化,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原因是人口增长;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利方面(即问题)是(1) 使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变化,A破坏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B工业废渣、废水,使土地质量下降;C道路和设施影响水循环,水质、水量发生变化;D废气和建筑影响气温、降水、光照等发生**变化。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工业废气、交通工具尾气、生活燃料烟尘,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水污染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等;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垃圾污染的污染源---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交通拥挤(4)就业困难,失业增多(5)社会治安,教育、医疗等问题
有利方面: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 ,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10.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①控制人口(或者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③植树种草,加强绿化,建设生态城市;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等等
农业
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区位因素是综合作用,某一为主,发展变化,不同地区有差异)
自然条件
①气候:位于**气候区,热量**,降水**,水热(或者光)组合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doc VIP
- 2024版53全优卷3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BSD)附参考答案(A3打印版).doc
- NADCA北美压-铸协会技术标准.pdf
- 深圳市福田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T_CECS 10400-2024 固废基胶凝材料.pdf
- 幼儿园课件:数学绘本《向0敬个礼》.pptx
- 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试题及答案2022.docx VIP
- 300MW机组DCS控制及保护运行规程.pdf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巩固练习题.docx VIP
- 坐浴第二十章妇产科常用局部护理技术坐浴.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