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论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一、隋唐以来日益开放的文化大背景 二、唐代的三教并行及其影响下的文学 三、中唐以后的“解构”思潮
治与乱的交替,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轨迹的外在特征。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一次从治到乱、从分到合的轮回。这种轮回,是古代社会的集权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从客观上讲,各代帝王们殚精竭虑所致力的,不过是尽量延缓这个轮回的周期而已。然而,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轮回绝非原地转圈的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移的。在治与乱、分与合的多次重复中,封建社会经历了它发生、成长、全盛和衰微的过程。本章要讲的隋唐五代这个时期,作为一个从分到合、从治到乱的周期,与历史上其他的时代是一样的。但与别的时期所不同的是,它经历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巅峰。大唐帝国,尤其是其中的盛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全盛,代表着中国古代的辉煌与骄傲。在繁荣开放的文化大背景下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极。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和文化时尚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包括研究中唐以后随着国势的逆转而在文学创作和创作思想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是文学思想发展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隋唐以来日益开放的文化大背景
公元581年,原为北周权臣的杨坚灭周而建立了隋朝,进而统一了全国,于是结束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南北分裂的局面。隋朝的国祚虽然只有短短的37年,但它对于迎接唐代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客观上起到了铺垫作用。隋建国以前,南北朝由于在政治上的长期对立,双方的文化发展都走进了死胡同。《隋书?文学传序》曾论到了南北文学的差异:“江左宫商发越,贵于轻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辞,轻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固然,在南北分裂时期,随着个别文人的迁移,双方的文学也发生着交互影响。但彼此真正的融合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而隋的统一,消除了南北的地域限制,南方文人大批北上,这就为双方进一步的文化融合和文学交流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隋建国后诗坛上所出现的杨素、薛道衡等人的情思浓烈而深雄雅健之作,可以看成是这种交流的结果。然而,因为杨坚“不悦诗书”,不太重视文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建国才十几年之后,炀帝杨广即位,他骄奢淫逸,大兴徭役,激起了人民大规模的反抗,于是使刚刚建立而根基未稳的统一局面又重新陷于战火。这样,南北文化的融合进程也就中断了。隋初的时候,出于政治舆论的需要,隋人对六朝淫靡的文化和文风曾有过激烈的批判,如治书侍御史李谔写给隋文帝的《革文华书》,即是突出的例子。《书》中批判南朝的文风是“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并大声疾呼要“摒黜轻浮,遏止华伪”,提倡“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尽管这次关于文风的改革由于时间很短并没有收到真正的成效,其观点也因为完全抛弃魏晋以来已臻成熟的文学审美观念、完全否定文学的独特性,但对于后来唐人大规模的声讨六朝的绮靡还是起到了前驱的作用。此外,隋代在选士制度上的革故鼎新,对唐代以至整个后世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机制的变革都有重要影响。六朝以前,士人的选举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选人重望第的品量,这种制度既是士族统治的产物,也是门阀独裁的工具。而隋文帝开皇年间正式废除中正制,选士重科考试策;后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这些制度都被唐代所继承。唐诗的鼎盛,与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有直接关系。对唐代古文运动和文艺解构思朝有重大影响的韩愈文人集团,也是在科举行卷之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没有科举,就不会有唐代文学的繁荣和文学思想的活跃。更值得指出的是科举不仅影响了文学,更影响了唐以后的整个历史,因为它为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促使封建统治集团的成分由贵族士人逐步变为精英士人,进而对社会的政治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制度的开创之功应当归于隋朝。
公元618年,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风暴中,李渊、李世民父子重新统一了全国,灭隋而建唐。唐代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逐步登上封建社会的辉煌峰顶。它之所以能达到全盛,与初期统治者的开明的政治措施和开放的文化政策都有密切关系。李氏父子都亲眼看到隋朝的灭亡,亲身感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深刻体会到“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建国以后即采取了“去奢省贵,轻徭薄赋”的政策,大大减轻的人民的负担,故在短期内即恢复了生产力。另外,唐太宗的贤明纳谏、知人善用,也为唐代的政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