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三十八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人教版的培养与应用新人教版选修1.do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三十八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人教版的培养与应用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分层作业 三十八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30分钟 100) 1.(8分)(2018·唐山模拟)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 (1),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______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________和________等。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解析】(1)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他碳源,这样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 (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等。无菌技术要求整个实验过程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 选择 (2)强 (3)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2.(10分)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诱导和筛选能培育优良的发酵菌种。如图是赖氨酸依赖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诱导与筛选过程示意图,③是在过程②培养的基础上往培养基中添加了某种物质继续培养。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__。? (2)从营养物质的成分角度分析,②所用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从物理状态的角度分析,________培养基。? (3)过程③往培养基中添加的某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图中菌落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菌株即为赖氨酸依赖营养缺陷型菌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紫外线照射是一种物理诱变因素,可以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2)要获得长出菌落的平板,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②培养获得的平板上菌落较少,因此过程②平板上获得的是野生型菌株,而赖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因此过程②所用的培养基为缺乏赖氨酸的培养基。 (3)与图中过程②获得的平板相比,过程③获得的平板上菌落多,且包含大小两种菌落,包括营养缺陷型和野生型两类。过程③往培养基中添加的某种物质是赖氨酸。由于添加赖氨酸后,赖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形成的菌落比野生型菌株的菌落小。 答案:(1)基因突变 (2)缺少赖氨酸 固体 (3)赖氨酸 小 赖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添加赖氨酸后才能生长,长成的菌落较小 3.(10分)(2018·肇庆模拟)很多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及植物都是有益的,,,, (1)用接种环进行微生物接种时,,________。? (2)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________() 。? a.倒平板  b.  c.  d.  e. (3)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确定培养液中某种微生物的含量,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进行计数。某同学涂布了四个平板,21、212、231和256,________。? 【解析】(1)平板划线操作的第一步之前要灼烧接种环,这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以后的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灭菌,保证后一次划线的菌种仅来自前一次划线的末端。 (2)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3)将平板倒置,可以防止培养皿内壁上的冷凝水流到培养基上,使培养基造成污染。 (4)要确定培养液中某种微生物的含量,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计数。该同学涂布了四个平板,但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三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实验数据缺乏正确性,应该去除统计的菌落数21,得到菌落数为(212+231+256)/3=233。 答案:(1)灭菌 (2)b→d→c→e→a (3) 防止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4)稀释涂布平板 显微镜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计数 233 【,,,:糖液酒精 (1)秸秆预处理后,________酶进行水解,(2)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________________以使该微生物的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这种微生物的培养液进行微生物数量测定,0.1 mL,105对应的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2,1.2×107。该同学的做法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tuWgi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