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pptVIP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是由Waksman等于20世纪40年代初,年首先发现的由灰色链霉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Waksman发现链霉素对人类具有两大贡献: 一是链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拯救了无数结核病患者; 二是系统地探讨土壤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并指出放线菌作为抗生素来源的巨大潜力。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链霉素的发现极大地刺激了世界范围内的无数学者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筛选新抗生素,特别是注重从放线菌中筛选新抗生素,迎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多达200余种,其中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不下30种,以抗菌谱广、疗效好、性质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分额。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根据这类抗生素结构特征,卡那霉素等被列为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表所示)。 这一代抗生素的品种最多,应用范围涉及到农牧业,其结构特征为分子中含有完全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醇相结合。 本代抗生素均不抗铜绿假单胞菌。 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品种 第二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以庆大霉素为代表的第二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品种较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品种少。 但抗菌谱更广,对上述第一代品种无效的假单胞菌和部分耐药菌也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有替代部分前者抗感染品种的趋势。结构中含有脱氧氨基糖及对铜假单胞菌有抑杀能力是第二代品种的共同特征。 第二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它们包括庆大霉素(GM)、妥布霉素(TOB)、西索霉素(Siso)、DKB(双脱氧卡那霉素B)、小诺霉素(NCR)和稀少霉素在内的拟三糖; 以及包括福提霉素、istamycin、sporaricin、sanamycin、dictimicin在内的拟二糖药物。 第三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以奈替米星(NTL)为代表的第三代产品,全系1—N—(2-DOS)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三节中加以阐述。 第一第二代都为直接来源于微生物代谢的天然产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展和结构特征 有实用价值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具有抗菌谱广、耐钝化酶强、低毒性的特点,这三者紧密相关。 氨基越多,抗菌能力越强,但随之毒性也增大;而耐钝化酶广必然伴随着抗菌性能好。 从第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发展到第三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基本上反应了上述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过程的位点有三个: 一是特异性地抑制30S合成起始复合体的形成,如春日霉素; 二是抑制70S合成起始复合体的形成和使fMet-tRNA从70S起始复合体上脱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庆大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三是这类抑制70S合成起始复合体的抗生素也能引起密码错读。 链霉素等抗生素造成密码错读的原因是由于其分子中有造成读错密码的活性中心——去氧链霉胺或链霉胺的缘故,而春日霉素分子中没有这种结构,也就没有造成读错密码的作用。 其密码错读的结果影响了mRNA的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间的相互作用。 30S核糖体的结构 细菌的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翻译的器官,由R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可与mRNA和tRNA相结合,在多种其他蛋白质因子的参与下完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其中30S核糖体亚基与tRNA的结合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30S核糖体有三个tRNA结合位点: A(aminoacyl) P(peptidyl) E(exit)位点。 在T.thermophilus 的30S核糖体结构 在T.thermophilus 的30S核糖体中,RNA和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20个蛋白质(命名为S2-S20和Thx) 集中在30S核糖体的上部,侧部和背部;而在RNA内部区域及30S和50S的接合部,基本无蛋白质分布。 16S的RNA分子则包含有超过50个规则的螺旋结构(helix, 编号为H1-H45)构成,加上一些不规则的环(loop)连接其间。整个30S核糖体可大体分为四个区域:5’区域/中心域/3’主域和3’次域,前三个区域结合得较为紧凑,而最后一个区域则相对伸展在外部。 T. thermophilus 30S 核糖体的晶体结构 RNA :红色;蛋白质:蓝色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30S核糖体的结合 在链霉素结合于30S核糖体的晶体结构中(无mRNA和tRNA分子),链霉素可通过氢键和盐桥与16S RNA结合,其中涉及的碱基有:U14,A914(作用于链霉胍),G527(作用于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