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_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第一章 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第二章 食品微胶囊技术 第三章 食品超高压技术 第四章 食品膜分离技术 第五章 食品分子蒸馏技术 第六章 食品微波技术 第七章 食品辐照技术 第八章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第一章 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第一章 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第一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流程及操作特征 第三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节 工业化超临界CO2萃取设备 第一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概念 1.临界温度(Tc) 物质处于无论多高压力下均不能被液化的最低温度。 2.临界压力 (Pc) 与Tc相对应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3.超临界区域 在压温图中,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区域称为超临界区。 4.超临界流体(SCF) 超临界流体: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SCF。 超临界流体通常有二氧化碳(CO2)、氮气(N2 )、氧化二氮(N2O)、乙烯 (C2H4)、三氟甲烷 (CHF3 )等。 超临界点时的流体密度称为超临界密度 (ρc),其倒数称为超临界比容(Vc)。 超临界流体具有十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而扩散系数大、粘度小、介电常数大等特点,使其分离效果较好,是很好的溶剂。 超临界流体(SCF)的特性 一些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 5.超临界萃取概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某一区域内,它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它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一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的一项技术。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 1822年,Cagniard 首次报道物质的临界现象。 1943年,Messmore首次利用压缩气体的溶解力作为分离过程的基础,从此才发展出超临界萃取方法。 60年代以后,原西德对这一领域首次做了许多基础和应用性的研究。 1970年,Zosel采用SC-CO2萃取技术从咖啡豆提取咖啡因,从此超临界流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78年1月在西德Essen举行了首次SCFE技术研讨会,可称为现代SCFE技术开发的里程碑,主要包括:分离过程基本原理及相平衡理论、测试手段、基础数据及其应用范围、设备结构和设计方法等。 1879年,Hanny and Hogarth 发现了超临界流体对液体和固体物质具有显著溶解能力,为超临界流体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1992年,Desimone 首先报道了SC-CO2为溶剂,超临界聚合反应,得到分子量达27万的聚合物,开创了超临界CO2高分子合成的先河。 近20年来,SCFE技术迅速发展,并被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医药等工业的热敏性、高沸点物质的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①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对食品、药物等的溶剂残留、污染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法规; ②消费者日益担心食品生产中化学物质的过多使用; ③传统加工技术不能满足高纯优质产品的要求; ④传统加工技术能耗大。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性质 1.超临界流体的P-V-T性质 2.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3.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 4.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5.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原则 6.超临界CO2作为萃取剂的特点 7.共沸物作用 1.超临界流体的P-V-T性质 稍高于临界点温度的区域,压力稍有变化,即引起密度的很大变化,这时,超临界流体密度已接近于该物质的液体密度,而此时的状态仍为气态,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高的扩散性,与液体溶剂萃取相比,其过程阻力大大降低。 超临界流体的P-V-T性质 图中表示了以CO2为例的P一T相图。T为三相点。 2.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由于超临界流体的自扩散系数大,粘度小,渗透性好,与液体萃取相比,可以很快地完成传质,达到平衡,促进高效分离过程的实现。 3.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密度有很大关系,在临界区附近,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幅度变化,因而也将影响其溶解能力。 4.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温度越接近操作温度,则溶解度越大。 临界温度相同的萃取剂,与被萃取溶质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越大。因此应该选取与被萃取溶质相近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