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部编版2017)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5.1 法 不 可 违 (共23张PPT).ppt

2017秋人教(部编版2017)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5.1 法 不 可 违 (共23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人教(部编版2017)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5.1 法 不 可 违 (共23张PPT)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 不 可 违 项目一 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 为提供一个_________________。 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 法的,它是_____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人们行为的底线: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过错违反___________的规 定,_________的行为。 评价 不违法 法律、法规 危害社会 4.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比较内容 违法行为 违反的法律 后果 一般违 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_____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_____法律规范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_________规范 刑罚处罚 民事 行政 刑事法律 项目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5.我们身边有哪些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_________行为。 (2)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是较为典型的_________行为。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6.为什么要遵章守法?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1)原因:是_________的保证。 (2)做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_________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_________,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社会和谐 依法规范 守法观念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积极_____ 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防范 【微点拨】 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点拨: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二者之间又有明确的界限,违法行为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而犯罪必定违法。 【微拓展】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提示:(1)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3)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违法无小事 【关键词】 拘留 拒不归还 故意杀人罪 材料一 市民王某因酒后驾驶,被交警大队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2 000元、扣12分,拘留3天并吊扣驾驶证两年的处罚。 材料二 李某拾到刘某不慎丢失的手机拒不归还,并谎称已将其丢弃,后被刘某起诉至法院并被判处赔偿刘某手机损失1 000元。 材料三 广西平南县民警胡某醉酒持枪击伤吴某、蔡某夫妇并致使吴某抢救无效死亡。后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角度一:上述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角度二:王某、李某的行为与胡某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提示:角度一: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胡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 角度二:对社会危害程度不一样;违反的法律不同;受到的处罚不同。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 挂牌示众 骚扰辱骂 材料一 十二岁的小兰,因在超市偷了几个发卡,被超市员工发现后“捆绑”挂牌示众。为此,人民法院判决超市老板及两名员工赔偿小兰医疗费及精神抚慰金2万多元。 材料二 自2016年7月份以来,单县公安局“110”报警平台经常会接到一男子用尾号6568的电话拨打“110”恶意骚扰辱骂,经统计接到此电话骚扰达1 000余次。2017年3月7日,西关派出所民警经过调查,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将恶意拨打报警电话的张某在其家中抓获,对张某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2 000元的行政处罚。 角度一:分析材料一中超市的行为和材料二中张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角度二:从上述两则案例中,我们应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角度一:材料一中超市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材料二中张某影响了“110”接警工作的正常秩序,且损害了接警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公安机关形象。 角度二: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知识归纳】 【感悟反思】 签个名  微感悟:(1)漫画反映了个别人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的现象,这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