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2课时 (共18张PPT).ppt

2017秋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2课时 (共1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2课时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6.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7.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不移动”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4岁至6岁的城市儿童有一半会上网,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易产生“屏幕依赖”,成为“屏奴”。面对“屏奴”低龄化,我们应当( C ) A.想方设法限制孩子上网和游戏 B.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玩耍需求 C.正确引导让孩子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因势利导让儿童成为电脑高手 2.网络的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我们要( C ) ①提高鉴别能力 ②远离网络生活 ③增强自护意识 ④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我国多部门联合继续推进“扫黄打非·净网”专项行动。作为个人,我们在网络交往中要( D ) A.浏览各类信息 B.随意约会网友 C.沉溺于虚拟空间 D.遵守道德和法律 4.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做到( B )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③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5.2017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 B ) A.体现公民承担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B.是公民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C.说明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唯一平台 D.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政策 6.漫画中的内容要求中学生应该( C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淫秽色情信息向“微领域”蔓延,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两次针对“微领域”进行了集中整治,有效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生活在“微领域”的中学生,我们应该( B ) ①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面对淫秽色情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③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健康、绿色和文明地上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这说明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打击网络谣言,正确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应该( A )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媒介素养 ②提高真实信息的透明度 ③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扩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符合如图漫画寓意的是( D ) A.网络是虚拟世界,不宜通过网络献爱心 B.网络超越时空限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C.网络汇聚正能量,扶危济困靠网络 D.参加公益聚能量,网络献爱需辨别 10.材料一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青少年经常上网。而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热衷和沉迷。而有的同学则利用“空中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及时解决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材料二 2016年国家网信办牵头会同相关部委,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出击,深入整治网络顽疾。治理范围覆盖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址导航、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云盘、招聘网站、旅游出行网站等各平台各环节,治理内容包括各类违法违规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是对网络空间的一次“大清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