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中等生训练(七)及答案.docVIP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中等生训练(七)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中等生训练(七)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中等生训练(七)及答案 1.(2017·广东肇庆一模)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布退出了中国市场 B.使中国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进口洋纱数量增多,并未说明传统土布退出中国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进口洋纱,不是列强掠夺中国原料,故B项错误;随着洋纱的大量进口,我国的纺纱业日益萧条,造成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纺”“织”分离,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下面是1926~1929年中国共产党员中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 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反“围剿”斗争失利 答案 C 解析 从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大量农民党员的出现,成为1927~1929年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3.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这一观点表明汪氏(  ) 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 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 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 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 解析:选B。题干中汪氏认为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的谏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说明其目的是要维护君主权威,故选B项。 4.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  ) 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 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 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 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 解析:选B。清代司法制度有很强的专制和人治色彩,材料中对司法制度的表述符合史实,外国人借口中国司法的弊端,为其可以在华不遵守中国的法律提供依据,故选B项。 .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 “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解析:选B。理学和心学仍然强调孝悌忠信、政令教化,故A项错误;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认为“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体现了其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考证和辨伪,故C项错误;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解析:选B。太平天国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选B项。 .《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解析:选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是以男耕女织为劳动分工,材料中体现出“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的变化,故选B项。 .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这反映了(  ) 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 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 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 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可知,作者认为一旦国土被瓜分,满清被外国统治,犹胜于游牧民族时,说明作者认为满清统治者不顾人民,体现了强烈反对清王朝统治,故选A项。 9.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 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 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