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S—32 Zn—65Fe—56 Ag—108 Cu—64 Na—23 一、选择题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答案】D 【解析】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环境,错误;B、燃放烟花爆竹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而污染环境,错误;C、实验后的废液可能含有酸性物质而腐蚀下水道,错误;D、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 2.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花香四溢 B. 百炼成钢 C. 滴水成冰 D. 刻舟求剑 【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花香四溢发生的是扩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错误;B、百炼成钢是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导致含碳量降低,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正确;C、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错误;D、刻舟求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稀盐酸用于除水垢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物理性质。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属物理性质,正确;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错误;C、稀盐酸用于除水垢是利用稀盐酸能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性质,属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 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闻气体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5.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而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D. 元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答案】D 【解析】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失得电子形成原子,错误;D、元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正确。故选D。 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3个铵根离子:3NH4+ B. 2个氮原子:N2 C. 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 D. 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 【答案】A 【解析】A、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由于1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NH4+,3个铵根离子就在其前再加3,故表示为3 NH4+,正确;B、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原子数目,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错误;C、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P2O5,错误;D、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错误。故选A。 7.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 56 D.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2H6+7O2 6H2O+4CO2。A、由化学式可知乙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6:4=3:2,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 =15:56,正确;D、只要是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故选C。 8.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称量:用天平称量氯化钠5g B. 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 溶解:将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解析】配制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