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一月考卷 学科:历史 命题人:詹小罡2018年4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答案】C 【解析】“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说明粮食作物生产不在是主流,经济作物开始成为主体,体现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B不符合事实;D中区域经济材料没有体现。 2. 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B. 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 C. 民营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答案】D 【解析】从“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可以看出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民众对于当时的生活十分满足,并不羡慕高官厚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只能看出家庭手工业的内容,不能体现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B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纺织业的内容,没有多样化的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家庭手工业,并不是民营手工业。 3.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奴隶制生产关系 【答案】B 4. 古代徐州地区常有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人多时货郎就高兴地吆喝“嘿得隆咚!嘿得隆咚!”《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有“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货郎走街串巷较为普遍应从哪个时期开始?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C 【解析】唐以前对商业贸易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宋代以后,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街市和夜市,商业发展繁荣;货郎走街串巷叫卖,表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原来严格的地域限制,这与宋代商业发展特征是相吻合的,故C项正确;AB项是对“市”控制严格,不可能出现货郎走街串巷叫卖的现象,排除;D项晚于C项,排除。 5.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本身物产丰富 B. 统治者好大喜功 C. 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 交通条件的限制 【答案】C 【解析】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形式是自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自然经济具有独立性和封闭性的特征,它不需要在经济方面有任何外来的干预和影响就可以独立存在下去,所以这就决定了在对外贸易时,我们的经济动机较少,故选C;AB都不是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6. “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为此封建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 “均田”或“限田” B. 废除土地私有制 C. 取消农民的赋税 D. 禁止租佃关系发展 【答案】A 【解析】“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是指土地兼并,这会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而衣食无着,所以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危及统治,所以封建国家会采取措施以限制土地兼并,这就是“均田”或“限田”,故选A;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所以不可能废除土地私有制或者禁止租佃关系发展,故排除BD;农民的赋税是封建政府的财政来源,所以政府也不会取消农民的赋税,故排除C。 7. 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 金银、玉米、烟草等 B. 枪支、玻璃等 C. 水稻、马、驴等 D. 茶叶、丝绸、瓷器等 【答案】A 【解析】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间的交流,图片中③表示从美洲运往欧洲的物品,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征服运动,可知欧洲从美洲获取了大量的金银财富和美洲当地的农作物,如玉米,烟草,马铃薯和西红柿等,故A项正确;B项是从欧洲运往亚非地区,排除;CD项是欧洲从亚洲获取的主要商品,排除。 8.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