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同步训练之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同步训练之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同步训练之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 协理奏章 B. 审核政令 C. 跪受笔录 D. 作出决策2.明代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为“三法司”,如果在办案的过程中,刑部或大理寺错误严重,都察院有权对其进行弹劾,都御史还有提督各道、考察百官、朝会纠仪的权力。明代都察院A. 削弱相权并监督百官B.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C. 具有三权制衡的特点D. 保障了国家机器运转3.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4.《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A. 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 B. 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C. 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 D. 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5.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着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A. 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B. 发挥者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C. 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D. 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 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7.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A. 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B. 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C. 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D. 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8.湖南巡抚于养志父亲去世,按律当在家守制,但他请求在任守制,并获得上官的赞成。监察御史陆陇其却上疏朝廷,“在任守制,非所以教孝,易明也。……名教自此而驰,纲常自此而坏”。康熙帝最终接受了他的意见,命于养志回家守制。材料主要说明A. 统治者重视纲常礼教B. 清代监察机制健全C. 清代法治高于人治D. 康熙帝善于接受下属建议9.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10.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 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 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C. 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 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11.下表摘自杨志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属于这一官制的行政官员是行政职能行政含义1.传旨或述旨奉谕与某人者2.内阁奉上谕谕旨之特降而宣示中外者3.奉旨因奏请而降者4.明发交内阁传抄者A. 六部尚书B. 殿阁大学士C. 内阁首辅D. 军机处大臣12.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践行儒家仁政C. 实行闭关政策D. 推动民族融合13.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 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B. 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 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D. 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14.清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仿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A.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