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秋颂(选段) (济慈)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 克制诗人情感(没有倾诉,没有浮想联翩),保持秋天的纯洁、贞净; 诗行内部却涌动着秋天自身的运动、温暖。 2、法国:为了表现更真实的生活,向古典主义宣战, 三、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英国:回到自然、疾呼自由 浪漫主义的真实观: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和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浪漫主义的真实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应争取更大的自由和真实。 ——《“克伦威尔”序》 1830年,雨果的剧作《欧那尼》成功演出, 标志浪漫主义彻底战胜古典主义。 维克多·雨果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悲惨世界》 美丑共存:匪夷所思的世界,传奇跌宕的人生 希腊孩子(雨果) 啊,恐怖!恐怖!恐怖——莎士比亚:《麦克白》 土耳其人掠过之处,一片废墟,满目荒凉。 西奥,酒之岛,如今只是一块阴森的暗礁。 西奥,绿树成荫, 西奥,碧波倒映丛林, 一道道山坡,一座座宫殿,当夜色降临, 有时会传来踏舞少女的歌声。 一片荒凉。不;孤零零,在焦黑的墙边, 坐着一个孩子,蓝蓝的眼,一个希腊少年, 屈辱的头低垂。 他的避难所,他的支柱 只是一株白山楂,像他, 浩劫中一直被遗忘的花。 啊!可怜的孩子,山石嶙峋,你却光着脚! 唉!为了抹去蓝如天空大海 你眼中的泪水 为了让快乐和游戏的笑语 闪耀于暴风雨般泪涌的蓝天, 为了让你抬起金发头颅。 你要什么?美丽的孩子,该拿什么给你, 才能喜洋洋拢合,兴冲冲理齐 你洁白肩头 那未遭铁剪凌辱的金发, 它们在你美丽的额上哭泣, 恍若咽呜的河柳? 什么能驱散你溟蒙的愁影? 是蓝如你眼睛 环绕伊朗暗井的百合花? 还是圣树的硕果?那棵树很大, 飞驰百年,才能从浓荫中 奔出一匹骏马。 你是否会微笑,若给你一只林鸟? 它的歌声比双簧管更柔丽, 比铙钹更响亮。 你要什么?花,美果,或奇鸟? “朋友,”希腊少年,那蓝眼孩子回答: “我要子弹,我要火药。” 鲜明的浪漫主义特点:用对立意象逆接成章; 层出不穷的奇幻联想。 * 第七章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8C末、19C初(1789—1830) 思考框架: 1.“卓别林”和“陶渊明”的生活模式有什么不同? (城市生活vs乡土生活) 2.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由哪些因素决定? 3.城市生活中与乡土生活中,人与他人、与事物、与自己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 辩论:如果可能 A:我更愿意当“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B:我更愿意当“采菊东篱”的“陶渊明” 在追求最理想的社会生存中,最终被思考到的是: 在获得理性自由的情况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理性力量?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1、理性的幻灭 (1)知识分子:塑造理性的无上地位 启蒙学者按照“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原则勾画出史上最理想的社会:“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用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带给人的困惑是? 以“洞穴奇案”为例 1.案件事实 如果你是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你将做出何种判决? 2.断案过程的起承转合 法律理性的幽微要渺之处:如何在法律、道德、人情交错处, 评断当事人身处绝境时所做的选择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1、理性的幻灭——理性粉碎了宗教信仰后,又吞噬了理性自身。 (1)知识分子:塑造理性的无上地位。 (2)法国大革命: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1、理性的幻灭。 2、确立新神——“主体意志”。 (1)强调个人。 “浪漫主义的根本点就是意识方面的一个永恒、普遍和首要的事实:人的自我信任、自我表现、自我扩张的欲望。” 卢梭《忏悔录》: “如果我不比别人更好,至少我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 ……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 ……这几本充满各种错误而且我也没有时间重读一遍的小册子,足使任何热爱真理的人找到真理的线索,并向他提供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