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高中历史人民社版必修三.ppt

《二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高中历史人民社版必修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蒙昧中的觉醒 公元前5C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公元14—17C 启蒙运动 公元17、18C 起源 复兴 成熟 认识你自己 人性的复苏 做一个理性的人 点燃人性之光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 课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 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第一卷 探寻人性复苏之源 第二卷 品味人性复苏之魂 第三卷 抒发人性复苏之见 第一卷 探寻人性复苏之源 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7C欧洲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 人文主义 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材料一:在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部观看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睡眠状态。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材料三: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据材料一和二,分析材料一中“纱幕”的含义。 据材料一和三,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探寻人性复苏之源 材料: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 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 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材料中“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2.“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3.“烟消云散”后产生了哪些伟大人物? 蒙娜丽莎的微笑 探寻人性复苏之源 发展 15.C中后期 —16.C 初期 14.C— 15.C中后期 高峰 16.C以后 文学 美术 戏剧 意大利 意大利 英国 第二卷 品味人性复苏之魂 《神曲》叙述但丁在梦中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炼狱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必经之路。 《神曲》片段一: 但丁“发现”当时的教皇卜(bǔ)尼法斯八世正在地狱的一个火窟中永受煎熬。但丁对痛苦的教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神曲》片段二: 在《炼狱篇》中,但丁明确宣称:“我是一人,当爱情鼓动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1.从片段一可知,但丁对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持怎样的态度? 2.从片段二可知但丁崇尚什么? 例1 但丁与《神曲》 品味人性复苏之魂---文学 例2 彼特拉克与《歌集》 材料一:(名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名诗)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1.从材料一可知,彼特拉克与但丁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2.朗读诗歌并谈谈你对彼特拉克所推崇的“凡人的幸福”是如何理解的? “人文主义之父” 情人劳拉 例3 薄伽丘与《十日谈》 材料一:(名言)“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材料二:《十日谈》主题: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五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第七天:妻子与男人偷情的故事。 第八天:男人与女人之间互相作弄的故事。 第十天:有关恋爱的故事。 1.依据材料一分析,薄伽丘的思想主张有何突出特点? 2. 从材料二可知,薄伽丘所推崇的人性有何明显的局限性? 中世纪圣母像 欣赏并思考:文艺复兴画家手中的圣母与中世纪宗教画中的圣母有何不同? 达芬奇笔下的圣母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中世纪的圣母形象比较神话,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形象没有神圣的宗教色彩,而是更加温柔、典雅,就像身边的普通女性,充满人性光辉 品味人性复苏之魂---绘画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时传遍欧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