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2.初步了解议论文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初步了解议论文有关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
投放梁启超的相片。问:你在历史课本上见过这张照片吗?他是谁?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师生共同介绍积累资料。
(有关资料: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三十九万字。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
2.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在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将近90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3.导入:你想学习进步吗?你想事业有成吗?你想生活更快乐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寻找成功的奥秘。
二、检查预习。读准加点字音。
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强聒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体裁。既是一篇演讲词,也是一篇议论文。
2.介绍演讲有关知识。
演讲: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3.介绍议论文有关知识。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的分类:是理论据、道理论据。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方法指导:运用举例子等适当的方法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4.学生初读课文,了解:
①你认为本文主要谈论的问题是什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③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
——讨论,明确。
①敬业与乐业;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有业;敬业;乐业。(思考,探讨:这三部分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③提出论点:(1段)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分析论点:(2—8段)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得出结论:(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2—5段,了解:1.作者为何提出“有业之必要”?
2.为了证明这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3.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
——1.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2.孔子的两句话;百丈禅师的故事。3.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探讨:你赞同孔子的这两句话吗?谈谈你的理解。(拓展:“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的典故)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作者引用的所有经典名句,注明出处,并解释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继续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组内竞赛:我所熟记的的名言名句。
二、继续研讨课文内容。
(一)朗读课文6—7段,了解:1.作者在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时,逐层提出了哪些问题?2.运用了哪些论据?3.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提示:划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理解它们的意思。)
——1.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拓展:设问句的作用)
2.道理论据与事例论据。
(辨析:引用《庄子》书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是那种论据?探讨:6段中为何要举两个职业悬殊如此之大的例子?)
3.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思考探究:“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介绍(2).doc
- 人教版17年~18年学年度上学期学科学业水平监测七年级英语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
- 人教版17年-18年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英语寒假作业.docx
- 人教版17年-18年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docx
- 人教版18年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 人教版17年届九年级化学(全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docx
- 人教版18年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国历史》知识点汇总.doc
-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 件的概率》教案和教案说明.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44页)[1].doc
- 南京市、盐城市18年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