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doc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
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圈空间结构分析图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
(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2.武汉城市圈圈层结构:“圈”分三层,“卫星”拱“核心”
根据首位中心城市武汉市对周边地区城镇和产业的辐射强度与吸引力大小,将武汉城市圈及周边腹地分为三个圈层:
距武汉中心城区80公里以内的核心圈:包括武汉市主城区、武汉主城区周边四区政府驻地、鄂州市、黄冈的黄州区、团风、黄石市区和大冶市区、孝感的孝南区以及汉州市。
80—150公里的紧密圈:包括核心圈以外的咸宁、孝感、黄冈所辖的大部分县(市),以及黄桃、潜江、天门三市。
150—300公里的辐射圈:以武汉为核心,西到宜昌、荆门,西北到随州、襄樊,北至信阳,南到岳阳、常德,东到安庆,东南到九江。
发展结论:
武汉城市圈应该强化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升核心圈层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武汉的城市聚散功能、强化中心城市“极核”作用。将武汉市建成城市圈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强化对周边城市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增长极的的辐射范围
其中,武汉市(武汉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圈核心城市,它将主要发挥核心增长极作用,成为城市圈的综合服务中心。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是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的作用,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中心城市。一是要整合武汉市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各类资源,推进产业职能升级,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二是要加快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立足于提高综合实力,建设经济中心、知识创新中心和人居中心;三是要继续做大做强武汉,优化城市布局,建设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有序的武汉都市区。黄石市(含大冶)是副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区域的核心增长极。它将大力发展服务业,建成辐射鄂东、赣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包括鄂州、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