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ly affect the buildings in the appearance, but also directly influence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The most serious, concrete crack can lead to seep buildings, influenc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s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s the cause of cracking of concrete are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proposed his own point of view.
Keywords: concrete cracks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的深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工程质量就是品牌,就是生命线。于是混凝土裂缝这个工程通病被人们更加注重起来。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成型过程是一个受力复杂变化的过程。首先,硬化期间水泥会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表面温度过低引起拉应力。其次,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由此裂缝产生的形式主要三种即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外力引起的裂缝。
1、1外力裂缝
框架柱是高层建筑主要传力构件,基础以上的所有荷重全部由柱子、筒体传给基础、基岩。因此地基发生沉降就会造成外力裂缝。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墙体在基础边级部位产生剪力,导致裂缝出现。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其次是因为主体施工过程中,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也会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外力裂缝。
1.2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此种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内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外界温差较大,水泥砂浆养护不良或者其所含水分的蒸发过快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混凝土干缩裂缝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1.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初凝时刻,混凝土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现浇结构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温度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2、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内部原因,我们可以从材料及施工工艺来控制其出现:
2.1优选合格材料。裂缝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火山灰货粉煤灰水泥。另外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浆和骨料组成,所以骨料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施工时尽可能选用良好的颗粒级配方案,用颗粒级配大的粗中砂来拌制混凝土,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
2.2添加外加剂。
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可以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减少内外温差过大。而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可以减少砼的温度应力。
2.3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
浇筑前,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其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或者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有利于砼消化热的散失,减小内外温差。浇筑时,要振捣密实,间距要均匀,时间保持均匀。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同时,要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时反映温差,随时指导养护,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当浇筑完成10-12小时后要浇水养护,以保障混凝土有足够湿度维护水化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在养护时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作用,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同时,工程施工也与季节有着重要关系。为减少砼浇筑后所产生的内外温差,夏季应采用保湿养护,冬季应保温养护,从而控制裂缝的开展。此外,应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注,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