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含西学中-培训的资料.docVIP

中医药含西学中-培训的资料.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含西学中-培训的资料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颈型颈椎病主要以颈项和肩背部的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有的专家认为,颈型颈椎病可归纳为气血凝滞型和风寒湿痹型两种,并根据两种不同分型用古方杨氏蠲痹汤和复元活血汤辨证加减进行治疗。   (1)气血凝滞型。多因颈部反复疲劳形成慢性劳损所致。临床上有颈肩背强痛、酸硬,严重者甚至僵斜不能屈伸转侧,活动受限。一般疼痛多局限于某一侧或某一肌群。常表现在晨起、久坐、看书、写文章、看电视等颈项部长时间不动而症状加重,致气血凝滞,经络隔阻,脉多滞涩。治疗以行滞化淤、通行经络,佐以解痉止痛。以复元活血汤加白芍、木瓜、僵蚕、育皮、细辛、葛根为主方,5—10剂即可明显见效。   (2)风寒湿痹型。多为夜卧当风或雨淋等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临床表现以颈项、肩背定位性疼痛,颈项僵直,难于侧转,屈伸功能明显受限,常有强迫性斜颈位,或伴有头痛头沉、恶寒拘急等症。这是由于风寒湿邪凝滞经络,气血淤滞不得行所致,脉多浮缓或弦或紧。治疗时用调和营卫、通达腠理,佐以解痉止痛的方法。以杨式蠲痹汤加葛根、木瓜、细辛、青皮为主方,5—10剂即可达到治愈标准。   另外,中医药治疗颈椎病主要从活血通络补肾等方面组方用药。颈椎病的患者有手臂的麻木、头晕等症状,中医认为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气血不通则生麻木,可用下方治疗:鸡血藤30克、骨碎补30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肉丛蓉20克、熟地10克、莱菔子15克、葛根20克、松节10克、全蝎3克、土鳖虫10克。   上方加水适量,煮取150毫升,每日两次温服。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给人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人的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疾病。而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疾病治疗上有着其独特之处,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来治病和养生。为了让您了解更多的中医类知识,生活家特别准备了丰富的系列资讯,帮助大家对中医有更多的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初发型四种,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癌变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疗方面,主张进行辨证治疗,主要分为:   肠道湿热证 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虚弱证 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稍进油腻则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湿。方剂:参苓白术丸。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陈皮、甘草。临证加减:如食欲不振,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加神曲、焦山楂;肝郁脾虚,腹部隐痛,痛则欲泻,合以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加木瓜;脾肾两虚,大便稀薄,或五更黎明腹泻,畏寒怕冷,加理中丸(党参、干姜、白术、甘草)、四神丸(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   肝肾阴虚证 主要症状有大便干结不畅,夹有粘液,或便下脓血,形体消瘦,口干,或有低热,舌质光红无苔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方剂: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临证加减:阴虚络涩不畅,腹痛或腹有包块加当归、桃仁、赤芍、莪术;阴虚血热,便夹鲜血,加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地榆、仙鹤草;排便不畅,加决明子、何首乌、当归。 除了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的调摄对本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一般宜进食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对有或可疑不能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尽量避免,忌食辛冷刺激之品,戒烟酒。腹痛腹泻者,宜食低渣、低脂肪、低乳糖饮食,特别是对病情较重,脓血便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采取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的方法治疗,病情特别重的,应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长期出血的病人,注意补充铁剂。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避免劳累过度,防止肠道感染,增强体质,对预防本病的发作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硬皮病   硬皮病是遍及全球但不常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展可以累及多系统,故现代医学称为“系统性硬皮病”。而临床习惯简称“硬皮病”,以突出其皮肤受损为特征。中医对本病则归属於“痹症”范畴的“皮痹”,常由营卫不固或肾阳衰微,风寒、阴寒之邪凝于肌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