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三)
第八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含义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后,在尚未履行完毕之前,劳动合同的主体基于单方或者双方的意愿,提前结束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二)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效力的提前终止。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受到严格限制。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比较宽松。 4、劳动合同法定的解除条件一般是基于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做出的主观选择。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种类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各种类型)。 双方自愿、平等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 注意: 用人单位提议和劳动者提议的法律后果不同 (二)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辞职)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常被称为辞职权, 如果劳动者不愿意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无论是签订了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都可以依法解除。 辞职的法理依据 一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义务,依附于其人身,如果劳动者不愿意为某用人单位工作,实际上也无法强制其劳动; 二是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劳动者的流动,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对于社会发展和和谐稳定均是有益的。 三是辞职权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一般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1、预告解除 预告解除是指劳动者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解除合同。 要件:遵守预告期;通知用人单位 (1)试用期预告解除 没有法定的理由限制,因此劳动者也不需要说明理由。 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是为了给予用人单位时间招聘替代劳动者,而不是用人单位的审批时间。 (2)正式合同期预告解除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平息了《劳动法》第31条所带来的争议。 2、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随时通知解除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合同的法定约束力。 用人单位违反了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有违法的事实存在。 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⑤因本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①——⑥项的解除,虽然劳动者有单方面的解除权,但是在其行使这一权利时,有通知用人单位的义务,即明确告知用人单位其基于以上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不履行告知义务,会给用人单位组织劳动和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困难。 3、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①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②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对符合上述条件(严重侵权)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劳动者可以不辞而别。 (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辞退、解雇) 1、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者有过错) 主要是针对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用人单位不需要事先得到劳动者的同意,就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对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讨论: 女职工”未婚先孕”,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黄某意外怀孕,遂以前两周保胎假的方式告知公司其怀孕的情况,公司则以其尚未达到法定婚龄,未婚先孕的行为违反了公司的员工手册的规定,造成恶劣影响为由开除黄某。黄不服申请仲裁,要求恢复与公司的劳动关系。 公司员工手册: “员工无计划生育的(包括未婚先孕),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将予以停薪留职或开除处分。” 法律与道德 劳动法与行政法律 劳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