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我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项练练习题讨论》基础知识串讲.pdf

自考《我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项练练习题讨论》基础知识串讲.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笔记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屈原和楚辞 1.宋人黄伯恩说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2.第一个编辑楚辞作品为集的学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3.《楚辞章句》是东汉王逸的楚辞注本,其中列在屈原名下的作品共25 篇。 4.《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的楚辞注本。 5.“窃攀屈宋宜方贺,恐与齐梁作后尘”民杜甫诗句,“屈宋”指导屈原和宋玉。 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是司马迁的说法,语出《报任安书》。 7.收入《楚辞》中的作品既有屈原、宋玉之作,也有汉人之作。 8.《楚辞·九歌》包括11 篇作品,分别是《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 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9.《楚辞·九章》包括9 篇作品,分别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河》、《思 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橘颂》。 10.“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是李白的诗句。 11.在《橘颂》中,作者热情赞美了“受命不迁”、“苏世独立”和“秉德无私”三种美德。 12.《招魂》的内容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关于本诗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屈 原,王逸认为是宋玉。 13.“楚辞”之称,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14.《哀郢》中的“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当时是楚国国都,诗中“登大坟以远望兮”句 中的“大坟”指水边高丘。 15.屈原主要担任过的官职是三闾大夫和左徒。 16.王夫之认为,《哀郢》作于秦将白起破郢之后。 17.“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句出自《离骚》,句中的“高阳”指传说中的上古帝 王之一颛顼,“皇考”指抒情主人公已谢世的父亲。 18.关于《离骚》的题义,古今学者看法不一,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罹)忧也。” 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王逸认为:“离,别也;骚,愁也。” 游国恩则认为“离骚”的意思近于“牢骚”。 19.“昔三后之纯粹兮”句中的“后”指君主。 20.“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是班固的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中亦谓“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助”指庄助(严助),“买臣”指朱 买臣,“帝”指汉武帝。 21.班固普批评屈原“露才扬己,责数君王”。 2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一首楚歌,歌题为《孺 子歌》。 23.“就重华而陈辞”中的“重华”指帝舜。 24.《九歌·东君》中的“东君”指日神,《国殇》中悼念的是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 25.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国楚辞作家是宋玉,其代表作是《九辨》。 26.孙次舟提出了屈原身份的“文学弄臣”说。 27.“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说法。 2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离骚》中的句子,“众女”指从小人。 29.“皇天无私了可兮,览民德焉错辅”是《离骚》中的句子,反映了屈原的民本意识。 30.从《离骚》看,屈原的“美政”理想主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举贤而授能”,二是 “循绳墨而不颇”。 31.一般认为,《诗经》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的产物,“楚辞”则为南方巫官文化所孕育。 32.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提到的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 《哀郢》、《怀沙》。 (二)司马迁与《史记》 1.东汉中期以前,《史记》被称作《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东汉后期,始 称《史记》。 2.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写了不少人物追求物质财富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3.司马迁家族曾“世典周史”。司马迁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曾说自己“年十岁则诵古文”。 他所诵古文,即用籀文写就的历史文献。当时的名师孔安国、董仲舒等曾授业于他。 4.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班固称《史记》的记事特点是“实录”,即“其文志,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进一步认为司马迁著史法的特点是“怀 抱深远之目的又忠诚于事实”。 5.与《左传》、《国语》相比较,《史记》在记载“骊姬陷害申生”一事时,特别突出了骊姬 与晋献公的三次对话。 6.《史记·酷吏列传》中所写的酷吏共10 位,其中9 位都是汉武帝时代人。 7.最充分地倾泻了遭受“李陵之祸”(受宫刑)后悲郁之情和发愤著书以实现“死有重于泰 山”的人生价值的心态和文章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