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_负极_氧化镍_循环稳定性论文
锂离子电池论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iO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改善
【中文摘要】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NiO由于其高比容量、无毒、价廉、原料丰富等优点倍受关注,是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制备高容量NiO的方法及改善NiO电极的循环性能。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以镍铵络合物为电解液制备了表面形貌分别为颗粒状、棒状及片状多孔的NiO薄膜。其形貌与电沉积的电流密度大小有关,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减小,薄膜的表面积增加,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提高。0.1 mA cm-2电流密度下电沉积的片状多孔薄膜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49.5%,高于1 mAcm-2电流密度下电沉积的颗粒状薄膜的23.1%。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尿素为原料制备了泡沫镍负载NiO球状多孔膜。多孔结构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通过电沉积法在NiO膜表面镀镍,制备了球状多孔NiO/Ni复合薄膜。与Ni复合不仅提高了膜的导电性,还能有效维持NiO的球状多孔结构。镀镍后的NiO/Ni膜循环性能明显提高,在2 C倍率下循环5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506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90.4%。采用氨水挥法诱导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三明治”形貌NiO薄膜,并基于扫描电...
【英文摘要】Along with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re researched abundantly. NiO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attractiv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theoretic capacity, nontoxicity and low material cos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 explore new synthesis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cycling performance of NiO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NiO film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clud...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 氧化镍 循环稳定性
【英文关键词】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nickel oxide cycling performance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发展历史
1970年代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
1982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th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R.R.Agarwal和J.R.Selman发现锂离子具有嵌入石墨的特性,此过程是快速的,并且可逆。与此同时,采用金属锂制成的锂电池,其安全隐患备受关注,因此人们尝试利用锂离子嵌入石墨的特性制作充电电池。首个可用的锂离子石墨电极由贝尔实验室试制成功。
1983年M.Thackeray、J.Goodenough等人发现锰尖晶石是优良的正极材料,具有低价、稳定和优良的导电、导锂性能。其分解温度高,且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即使出现短路、过充电,也能够避免了燃烧、爆炸的危险。1989年,A.Manthiram和J.Goodenough发现采用聚合阴离子的正极将产生更高的电压。
1991年索尼公司发布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随后,锂离子电池革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面貌。此类以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至今仍是便携电子器件的主要电源。
1996年Padhi和Goodenough发现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盐,如磷酸铁锂(LiFePO4),比传统的正极材料更具安全性,尤其耐高温,耐过充电性能远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因此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大电流放电的动力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组成部分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现在又出现了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普遍用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淮瑞风S5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奶茶烤串策划方案.docx VIP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pdf VIP
- 2025年党建知识测试复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10《往事依依》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中国移动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及党建知识测试题 .docx VIP
- 透析病人低血压个案护理.pptx
- (优质!)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docx VIP
- 驾驶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