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酒店培训.ppt
二 “商务、政务礼仪与职业形象” 清华大学MBA班、北京大学MBA班、 华北电力大学MBA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海油、中石化、摩托罗拉公司、中国科学院、 金隅地产国际集团、环球贸易中心、联想集团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福田汽车、奥迪汽车、玲珑轮胎集团 百度公司、美林控股集团、九通基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 三 “服务技能与销售”应变礼仪 北京海淀医院、博爱医院、 众多美容院、化妆品公司、美甲机构 天安假日高尔夫、清河湾高尔夫、潍坊富华游乐园 吴太药业集团、北京中原地产、 华联商厦、华宇商场、雅芳公司、兴业银行、 宜家家居、安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 易网招聘网站、首发集团 、 maxmara服装公司、 金冠达酒店、旭辉地产、金隅地产、 高标准服务通用礼仪 酒店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同行业竞争加剧 2 顾客“不合理”的要求 3 顾客需求的波动 4 工作压力大负担重 5 基层服务技能的不足 6 服务失误导致的不满与投诉 服务礼仪要素一: 让顾客快速建立亲切感、信赖感 服 务 接 待 礼 仪 服务礼仪的特征 1 可操作性 2 可检验性 不可逆性 可传承性 5 可变性 6 审美性 服 务 形 象 法 则 “服务形象”是第一步、 只有过关第一步, 你才有机会迈出第二步, 展示你的其他服务能力! “塑造职业形象”的能力, 是每位员工必强的职业能力! 表示问候,在各种场合打招呼: 1.举手致意 2.点头致意 3.欠身致意 鞠躬动作要领: 行鞠躬礼时面对客人,并拢双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度礼)或脚前1米处(30度礼)。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鞠躬时必须伸直腰、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然后将伸直的腰背,由腰开始的上身向前弯曲。 鞠躬时,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动作可慢慢做,这样令人感觉很舒服。 服务中四种不同鞠躬礼 的应用场合、动作练习、姿势纠正 1) 15度鞠躬 2) 30度鞠躬 3) 45度鞠躬 4) 90度鞠躬 几种错误的鞠躬方式: 1 只弯头的鞠躬。 2 不看对方的鞠躬。 3 头部左右晃动的鞠躬。 4 双腿没有并齐的鞠躬。 5 驼背式的鞠躬。 6 点头哈腰的鞠躬 ? 问候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 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 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 “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握 手 礼 的 禁 忌 合 适 的 握 手 礼 握 手 礼 的 禁 忌 (1)用左手与人握手; (2)戴手套与人握手; (3)戴墨镜与人握手; (4)用双手与人握手; (5)以脏手与人握手; (6)忌不讲先后顺序 (7)忌握手时心不在焉; (8)忌用力过重活过轻; (9)忌交叉握手; (10)忌握手时间过长。 握手时伸手的顺序: 1 遵循“尊者决定”原则 2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职业场合: 上级与下级握手时,应由上级先伸手; 社交场合: 女士和男士握手时,应由女士先伸手; 长辈和晚辈握手时,应由长辈先伸手; 自 我 介 绍 练 习 自我介绍: 一 必说的3-4个要素 二 3个重要技巧练习 介 绍 他 人 练 习 介绍他人 1)介绍他人时的顺序:尊者先听 在公务场合: 先介绍下级给上级; 先介绍位低者给位高者。 介 绍 礼 仪 在社交场合: 先介绍男士给女士; 先介绍晚辈给长辈; 先介绍学生给老师; 先介绍未婚者给已婚者; 先介绍家人给同事、朋友; 打电话礼仪 打电话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好时间。 打电话时,如非重要事情,尽量避开受话人休息、用餐的时间,而且最好别在节假日打扰对方。 2.要掌握通话时间。 打电话前,最好先想好要讲的内容,以便节约通话时间,不要现想现说,“煲电话粥”,通常一次通话不应长于3分钟,即所谓的“3分钟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