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医学图像的压缩、存储与传输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像压缩概述 各种压缩方法的特点 PACS系统的设计与组成 9.1.1 医学图像压缩概述 医学设备发展迅速,一次检查就能产生几百甚至上千张的医学图像,单张图像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节省有限的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同时也为了提高图像的传输速度,减少通信费用,必须将医学图像进行压缩存储。 1.医学图像压缩的必要性 表9-1 各种医学图像容量表 1.医学图像压缩的必要性 医学图像的容量很大而医院的带宽往往十分有限,造成传输速度非常慢,有些医院虽已建成了小型的PACS系统,但并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究其原由就是图像传输太慢,还不如直接去科室拿片子。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对医学图像进行压缩,这在远程医疗等应用中也有重要意义。 2.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工作自1948年提出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史见表9-2。 2.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 表9-2 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 2.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以后,ITU-T和ISO制定了一系列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见表9-3。 2.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 表9-3 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 2.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 3.?医学图像压缩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医学影像压缩技术将成为医学影像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技术。 9.1.2 医学图像压缩方法 数字图像压缩方法 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指压缩后的图像再进行图像重建时,重建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一样,没有丝毫误差。 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是指使用压缩后的图像重建时,重建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虽有一定的误差,但不影响人们对图像意义的正确理解。 图像无损压缩的原理 图像有损压缩的原理 有损压缩有时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效果 9.1.2 医学图像压缩方法 由于医学影像的特殊性,压缩不允许丢失有用的细节诊断信息,最好应采用无损压缩。无损压缩虽严格地保证图像质量,但压缩效率太低(2~3倍)。为了提高压缩效率,可对图像进行一定的有损压缩。 首先将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对具有诊断信息的重要区域进行无损压缩,对与诊断无关的背景进行有损压缩,既保证了重要区域的图像质量,又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无关信息。最近的研究表明:只要保证诊断信息不丢失,有损压缩在医学影像中是可行的。 举例说明: aaaa bbb cc d eeeee fffffff (共22*8=176 bits) 4 3 2 1 5 7 霍夫曼编码过程 原: aaaa bbb cc d eeeee fffffff (共22*8=176 bits) 4 3 2 1 5 7 经过Huffman编码之后的数据为: 10101010001001001000100010000111111111101010101010101 (共 7*2+5*2+4*2+3*3+2*4+1*4=53 bits) 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图像的描述方式,来实现压缩。将一行中颜色值相同的相邻像素用一个计数值和该颜色值来代替。 举例说明:aaaa bbb cc d eeeee fffffff (共22*8=176 bits) ?4a3b2c1d5e7f (共12*8=96 bits) 区域压缩编码 分区压缩是医学图像压缩最基本的手段。压缩的关键是通过手工或自动方式分割出重要区域和背景区域,重要区域采用无损压缩或高精度有损压缩,背景进行低精度的有损压缩。 规则矩形区域压缩算法只能处理矩形区域,算法简单,但压缩效率不高。基于结构的压缩算法可以处理任意边界的区域,首先通过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得到边界,再对区域内进行无损压缩,区域外进行有损压缩。 小波编码算法 小波(Wavelet)简介: 是由法国从事石油信号处理的工程师 J.Morlet在1974年首先提出的,当时未能得到数 学家的认可。正如1807年法国的热学工程师 J.B.J.Fourier提出任一函数都能展开成三角函 数的无穷级数的创新概念未能得到认可一样。幸 运的是,1986年著名数学家Y.Meyer偶然构造出 一个真正的小波基,并与S.Mallat合作建立了构 造小波基的统一方法--多尺度分析之后,小波分 析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其中比利时女数学家 I.Daubechies撰写的《小波十讲》对小波的普及 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6发动机技术.ppt
- 上海华讯OSPF路由协议.ppt
- ch1逻辑与证明.ppt
- W网规高培-UTRANKPI.ppt
- C语言程序编码设计3.ppt
- 一实验室认可准则导入培训.ppt
- 世界先进安全管理与实践.ppt
- AD CH4 广告策划.ppt
- 微机原理与应用17.ppt
- 第三章客房卫生管理.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